“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自三皇五帝,尧舜禹之后。”
“夏朝被建立。”
“这句话的王朝,一共有三个,分别是夏朝,商朝与周朝。”
“自夏开始,神州的大地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王朝。”
“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的意思是——普天之下,都是王的土地和管辖范围,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是王的臣民。”
“言下之意是所有土地都是属于当朝皇帝的,而所有土地上的官员都是皇帝的臣子。”
这句话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毕竟璃月与神州的历史差不多。
在璃月,璃月的所有国土都在帝君的统治下,而所有璃月的官员和士兵都完全忠心于帝君。
不过,这是神啊!人民忠心于神明这并没有什么好反对的,因为岩王帝君守护了璃月数千年。
可是人是为什么呢?神州的帝皇都是人类,那他到底是为什么让全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让所有的土地都归他统治吗?
“这话乍一听没什么,但是你品,你细品。”
“奶奶滴,这意思不就是说全体瓦特的人都要听我的,我的话就是真理嘛!”
“这皇帝怎么当,我也想当个黄帝干干!”
“啧,现在又不是白天,有必要白日做梦吗?”
“夜里不是更适合做梦吗!”那人理直气壮的样子让君越表示理解。
人生都已经这么艰难了,还不能让他们幻想一下了。
别人不说不代表别人不认同,眼里满是艳羡的人大有人在。
明明都是人,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差别那么大啊!
钟离坐在原地认真喝茶,已普遍理性而论,这句话确实是君王应该有的权力。
但是神与人之间作为统治者的区别,一定有很多门学问。
比如说他们璃月的制度,璃月七星八门……
这么一来,钟离对于神州历代以来的治国制度抱有非常大的好奇。
刻晴对那些想当君王的人侧目而视,然后默默摇头。
只想要拥有权力而不想要承担责任的人,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成为君王的。
最为代表性的就是隔壁的蒙德,那时候劳伦斯家族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最后蒙德的子民在狮牙骑士和风神造假契约之下,推翻了劳伦斯家族的统治。
对于刻晴的想法君越并不知情,或许说他压根就不在意。
自己只是来说书搞人气的,别人怎么想的不关他的事情。
只要别脑子有病一样来打自己的坏主意,其他的都无所谓。
“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
“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舜把王位禅让给禹。”
“禹曾推举东方颇有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以示对传统禅让制的尊重。”
“然而皋陶没有等及禅让,比禹早死。”
“禹又命东夷首领伯益为继承人。”
“禹死后,益按照部落联盟的传统,为禹举行丧礼,挂孝、守丧三年。”
“三年的丧礼完毕后,益没有得到权位,而启在民众的拥护下,得到了权位。”
“启,又被称之为夏启、帝启、夏后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
“反映出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亦是军事民主选举制,即禅让制向君主世袭制的转化。”
“就是说从选择贤能的人当君王,变成了传位给自己的子孙。”
“这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在启死后还继续进行。”
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终于打破了氏族制度下自然发生的共同体权力,国家出现了。
“但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愈演愈烈。”
“王位只有一个,能够统治天下的君王之位只有一个,而启的儿子却有五个。”
“启用暴力手段结束禅让制后,他的儿子们又发生了争夺继承权的骨肉相残。”
“自启建立夏王朝以后,逐渐抛弃了禹的节俭传统,毫无顾忌地淫溢康乐,管磬并作,湛浊于酒、渝食于野,饮酒无度、游田无度。”
君越是这么说的,但是他觉得成了皇帝,干嘛非得要委屈自己。
别人赚钱都是留着自己花的,为什么皇帝就必须勤俭节约。
君越觉得皇帝本就是九五之尊,天下的财富都是皇帝的,他们的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也并不奇怪。
总不可能皇帝当的连个乞丐都不如吧?
但是这并不是说非常鼓励奢华之风,也不是说勤俭有什么不好,只是说吃好穿好,有点精神上的娱乐这很正常。
PS:正在补前面两天的,正在加更。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