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37 蒙毅彻底被扭转的三观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近几日,上卿蒙毅的三观,可畏是经历过几次大起大伏。

第一次,在赢彻这边见到了曲辕犁,

听他说民为国本,君臣最轻,

三观受到了冲击。

人民什么时候比君王还重要了?

简直是颠倒黑白。

第二次,是今天在朝堂上。

当赢彻说出要革新大秦法制的时候,蒙毅没有一丝惊讶。

因为他早在前两天听到赢彻关于人民是国家的根本的观点时,心中就有了这种预感。

所以,他只是问出心中的疑问,若法家不能带领大秦强盛起来,

那么,这诸子百家之中,哪一家可以?

因为这个问题,他回去之后,自己深思过。

结果是,他发现,每一家都不可以,法家可能还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

当赢彻给出他的答案时。

当他说出来,以儒为本,以法为辅,取百家之长的时候。

轰然间。

他心目中的那个世界观倒塌了。

因为他寻找了万千种解法,都找不到解决这个世界的答案,

但这个时候,他已经对这个世界的问题无比清晰。

而当真正的答案出现时,

他会轰然醒悟,

原来,这就是对的那个。

这个方法绝对可行,

这,才是真正救大秦的方法。

所以,上午。

在赢彻走后,

一众大臣在疯狂辩论的时候。

蒙毅没有说话。

因为他已经知道这就是正确答案了。

那个时候,他在思考。

他在想自己和十三公子的差距在哪里。

想了一瞬间便不想了。

因为差距实在太大了,大到是他今生无论如何追赶也弥补不了的差距。

后面,他又在想另一个问题。

便是扶苏。

扶苏也是儒家学派的支持者。

而今天十三公子的思想,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为辅,

可以看出来,十三公子也是青睐儒家的。

但是。

两边不一样。

扶苏支持的是复古分封制,还是让贵族权力增加,以贵族管理领地的思想。

其实,这种思想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了。

但可能是,因为扶苏的才能实在有限,

他只能以古制为蓝本建设大秦。

而十三公子呢,则是以人民为角度考虑治国之事。

这种新鲜思想,甚至说是大逆不道的思想,

是自古以来,首次被提出。

而第一次提出的时候,作为贵族的蒙毅,就从内心里抵触它。

但是,今天这是第二次思考这个问题。

抛开自己是贵族身份不考虑,只想如何才能让一个国家发展得更好、更长远。

答案就是,让广大人民自己成为国家的驱动力。

他发现,或许,这才是解决治理国家的真正秘诀。

别的不好比。

这回十三公子和扶苏公子,都是儒道的支持者,

两相比较之下,

差距,

就太明显了。

若是把大秦看作是一种重病之人的话,

扶苏公子只能用过去的老办法,来医治,

但那个办法已经证明会把人医死,

并不能行。

十三公子却可以针对大秦的病灶,

一针见血的把所有问题都找出来,

并且针对这些问题,

形成一个创新的医治方案,

史无前例,

却又妙到毫颠!

相比之下,

高下立判。

不,应该说是云泥之别。

上午,在殿中人群鼎沸的中间,

蒙毅心下激动,因为大秦终于找到了出路,

但同时,

他也是悲哀的。

因为他支持了扶苏一辈子,

哪怕李斯这等法家掌握朝局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扶苏的儒家之道。

但现在想来,真的悲哀。

自己一直停留在错误的地方,毫不自知。

再到后来,众臣讨论至最后,终于确定十三公子这个理念可行后,

也讨论也有两个巨大的前提。

一个便是,人民现在都吃不饱饭,这个要怎么解决?

另外一个,便是文以载道,

十三公子既然要创新新的治国理念,

要传播文化,要百姓接触百家学说之长,要让全民学习、全民发展,

没有钱,没有笔墨纸砚,连最基本的吃饭穿衣问题都解决不了,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