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052:隐忍多年,老狐狸开始下场捕..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应天府。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静静走在一条深幽的小巷之中。

他背负着双手,朝着小巷深处缓步而行。

那双如同黑洞般深邃的眸子,直让人无法看透他究竟在思量着什么。

此人。

正是大明太常寺卿,当朝太子的岳父,吕本。

当来到小巷的尽头,他推开左侧那扇院门,迈步走了进去。

三息过后。

他悠悠探出半个脑袋,朝着能够一眼望到出口的胡同望了一眼。

在确定自己并没有带着“尾巴”以后,他这才合上了院门。

这间院子,乃是他用别人的名义所购得,用来做暗中议事所用。

此处不但居民不多不少,且这条长达千米的巷子,乃是一条直线,并无任何死角与遮挡。

若是有人跟踪。

只要一冒头,吕本就能马上发现对方的存在。

在门上放了个铃铛后,吕本这才走进了院中的屋子。

“见过吕公!”

见到吕本后。

早已候在屋内的那名面如满月的中年男子,极为恭敬的朝着吕本躬身行了一礼。

此人名为朱同。

乃是大明开国谋臣,朱升之子。

其父虽未曾封侯拜相,但也是朱元璋颇为器重的谋臣之一。

只不过,朱升在洪武三年便就已经离世。

其子虽也得了个一官半职,但却始终无法迈入朝堂。

此次郭桓案发,大明官场大洗牌,一时间众多职位空悬。

而恰好朱升生前,与吕本关系尚可。

于是乎。

朱同便就找到了吕本,一把鼻涕一把泪,大谈曾经朱升与吕本之往事。

最终,在其父的余荫下,成功捞了个礼部侍郎的位置。

因此。

对于身为太子岳父,且对自己有提携之恩的吕本,朱同自然是无比尊敬。

而吕本隐忍多年,不显山不露水。

静观浙东派系与淮西派明争暗斗。

先是熬死了刘伯温,接着又送走了胡惟庸。

而六公之首的李善长虽然还在,但因为胡惟庸案,现在的李善长,也学起了曾经刘伯温那套。

开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副淡泊名利的姿态。

现在。

自己女儿不但坐上了太子妃的位置,曾经的皇太孙朱雄英,也于洪武十五年薨逝。

自己的外孙朱允炆,如今也成了朱标最年长的儿子。

按照朱元璋“立长不立幼”的规矩。

只要朱标当上皇帝,朱允炆几乎已经预订了下一任天子的席位。

于是乎。

这位多年来,一副不问世事作态的老者,渐渐开始着手为自己的外孙培植着势力。

而朱同,便就是其中之一。

“贤侄不必多礼。”

吕本淡淡一笑,坐在太师椅上,拿过朱同递来的茶杯,小抿一口。

徐徐道:“贤侄啊,有一件事,需要你替我去做。”

闻言。

朱同即刻重重点头,“吕公尽管吩咐,哪怕是赴汤蹈火,下官也一定在所不辞!”

吕本注视了朱同片刻,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

他伸出手指,在茶杯里沾了沾茶水,开始在桌案上写了起来。

“长沙教坊司花魁……”看着吕本写下的字迹,朱同心中暗暗呢喃。

当吕本最后一个字写完。

朱同即刻就点了点头。

吕本勾了勾嘴角,手指一抹,桌上的字迹即刻就变得模糊起来。

之所以不把对自己言听计从的朱同,安排到其他更重要的职位,而是将其放在了礼部侍郎的位置上。

自然就是为了永绝后患,彻底让宋婉清在这世界上消失。

要知道。

教坊司乃是礼部下属的产业。

礼部侍郎想要弄死一个花魁,那简直不要太轻松。

早在两年前,宋婉清的下落,已然被其所知晓。

之所以迟迟未曾动手。

便就是因为礼部中高层之中,并没有自己能完全信得过的人。

作为一只隐藏的极好极深的老狐狸,没有十足的把握。

吕本绝不会轻易出手。

现在,他借着郭桓案,暗中把朱同扶上礼部侍郎的位置。

便就能神不知鬼不觉,万无一失的实施自己的计划。

“贤侄啊,这茶不错,你可在此多品片刻。”

说罢。

吕本放下茶杯。

在朱同的恭送下,自顾离开了小院。

……

……

长沙府外。

官道之上,一队百人仪仗,浩浩荡荡的朝着城门处行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