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六章 这是文曲星降世,超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此时此刻。

全网准时蹲守在电台前的民众网友。

已然是随之竖起耳朵,仔细听着杨铭的话语。

下一秒。

杨铭那好似亘古传来的声音,伴着淡淡的音乐伴奏,清晰响彻而起。

“话说。”

“在上古时代,共工祝融大战撞毁不周山,女娲为了补天,在那大荒山无稽崖下。”

“炼成了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总计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颗的五彩石。”

“而女娲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的五彩石,偏偏就剩下了这么一颗石头,放在大荒山脚青埂峰处。”

“常言道。”

“顽石放置万年也成灵,何况是补天五彩石。”

“这块灵智已开的五彩石,见到众石俱以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艾,日夜悲嚎惭愧。”

“某日得见僧道两仙,恳求进入红尘历练。”

“最终虽得偿所愿,却不知红尘滚滚,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终究只是黄粱一梦而已。”

“留下一首偈语,历代红尘往事,以供后人观之。”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若欲知红尘如何,且看石上故事。”

说到这里。

杨铭也是随之停顿数秒。

电台讲究松弛有度,在说完一段之后,也是需要留给听者一定的回味时间。

而在微博的话题讨论下。

杨铭短短几句令人抓心挠肝的开篇,便已然是引起了惊人的轰动和反响。

各种夸赞的评论,已然是出现在特定栏目下。

“麻了,彻底麻了,杨铭老师为什么这么厉害啊,就连在电台讲故事上,都做得如此出彩和精湛,刚刚听到他的声音和伴奏,我脑中简直是画面感满满。”

“呼,终于是能松一口气了,原本我以为杨铭老师会用文言文来讲述,没想到这么照顾我们,明显这是精简修改了不少啊。”

“作为刚刚才看了推文的人,我是能够清晰感受到杨铭老师的才华,虽然为了绝大多数人可以听懂,但故事的内核和韵味没有丝毫改变,这实在是太难得了。”

“喜欢文字和辞藻的网友,可以去看微博推文,喜欢听故事和画面感的网友,最好还是竖起耳朵听电台,因为杨铭老师真讲得很好,塑造的画面感也很出彩。”

“那段话说的实在太好了,红尘滚滚,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终究只是黄粱一梦而已,如果肚子里没有一些墨水,真不可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我实在是有些好奇,究竟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杨铭老师写出了红楼梦,怎么人与人的差距这么大啊,真的可以年轻又有才华吗?”

......

电台活动室里。

杨铭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顺着脑中的思绪,调整下伴奏,不急不缓的继续道。

“时代浪潮滚滚,顽石历经红尘。”

“石上故事万千,王朝兴亡盛衰,儿女悠悠情长,尽皆可在其上观之。”

“而其中最出众的则是数十位女子,风姿出众、性情各异,却各有悲欢离合,兴衰际遇。”

“欲用一笔写尽诸多女子,却始终辗转反侧,无法切入下笔。”

“为此独坐思索数日,终于将其命名为《金陵十二钗》,并为此题及一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故事......”

“也就从这开始了。”

......

此刻。

京都四合院内。

老爷子一边看着杨铭微博的推文,一边听着电台放送的声音。

沉默数秒后。

老爷子看向身旁的秦韵柠,无比感叹的开口道。

“这就是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代名词啊。”

“我从没有见到过......”

“那一位文学家能够如此轻松的,用现代通俗易懂的词汇和画面感,解读那些晦涩的古典文化书籍。”

“最重要的是......”

“在保持让听众理解故事内核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同时输出各种古典文化和内容。”

“就连画面感和氛围都能够兼顾的如此周全,实属闻所未闻了。”

“杨铭。”

“可真是天上文曲星降世啊!!!”

.....................................................

Ps:这章写得作者好痛苦。

感觉写得不好,读者大大都不投数据了,折磨到自己了,呜呜呜。

后面肯定会好起来!!!

跪求数据!今晚还有更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