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部剧张卫民并不陌生。
看过好几遍,对里面的人物,场景都十分的了解。
这里是个三进的院子,分前、中、后三院。
每一进院子都有一个选出来的大爷掌管,处理日常事务。
前院叁大爷阎埠贵。
是一个小学老教师,为人抠门小气,一分钱都要算计的明明白白。
人称金算盘。
对于这阎埠贵的抠索张卫民能理解。
一个小学教员三、四十块左右的工资养活着老伴、阎解成、阎解放,阎解旷、阎解娣五个人。
其中还有三个半大小子。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有够艰辛的。
唯一让张卫民看不过眼的是这老小子人品不咋的,伪君子一个假斯文。
原剧中拿了傻柱的礼,却没给人说亲。
在冉秋叶跟前连提一嘴都没提。
可交,但不可深交。
中院壹大爷易中海。
人前一副刚正不阿的作风,背地里却是道貌岸然。
而且掌控欲极强,见风使舵的本事那叫一个绝。
前期借着赡养聋老太太的名,稳固自己壹大爷地位。
中期见局势不对,果断舍了壹大爷的交椅明哲保身。
后期更是挟大院之势把傻柱架火上烤,养了一个大院的禽。
为了让傻柱给他养老。
总是偏袒傻柱。
也是老谋深算之辈。
张卫民琢磨着,如今自己成了聋老太太曾孙子,这易中海肯定心里闹心着。
后院贰大爷刘海中。
是一个老官迷。
却志大才疏。
干啥啥不行,皮带抽儿子倒是一把好手。
为了当官可谓是底线全无。
这货也是个狠角色。
俗点说就是蔫驴踢死人。
文雅点说,子是中山狼得志变猖狂。
也不能小觑。
总之,这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年代剧。
反映的是物资匮乏时代的小民生活。
如果用一副对联来形容整部剧。
上联:乍一看演绎人间烟火,
下联:细思量描绘天堂盛景。
横批:瞎几把鬼扯
聋老太太毕竟是经过大场面的人很快就淡定了下来。
曾孙子回来了,那老张家的事她就不能不关心了。
老张家不能绝户!
有了心劲,老太太拉着张卫民就问了起来,“民儿,你这如今怎么个打算?”
张卫民苦着脸,“工作安排了,红星轧钢厂保卫科科长。”
这事儿说起来还得感谢原身的爷爷和爹。
三十年代,原身爷爷张富贵带着年仅十二岁的原身爹张向国摸出了四九城投了军旅。
一去就没了音讯。
后来,到了36年,老爷子觉着老张家不能全死在战场上。
硬逼着刚十八的爹张向阳娶了个媳妇生了张卫民。
就这样,老爷子安心带着儿子继续上战场。
结果,老爷子张富贵死在了抗战。
爹张向国没在了鸭绿江那边。
原身妈听到这消息,悲伤过度没了。
好巧不巧的是原身爷爷和爹都是大领导的警卫员。
都是为了救大领导才死的。
成了孤儿的张卫民被其中一个姓杨的大领导养在了身边。
当时张卫民也刚十四岁。
再后来就子承父业跟着杨姓大领导当了兵。
今年,因为跟人赌气,牛脾气上来跟着裁军计划退伍了。
退伍转业之后的工作也是大领导身边的人包办的。
不过,张卫民自个申请跟随裁军计划退伍转业的事惹两位老爷子不快。
自打这事发生起就对他没了好脸色,总觉得对不住张卫民死去的爷爷和爹。
要不是年龄大了,那武装带就劈头盖脸下来了。
原身一直也不敢去看两位老爷子。
聋老太太听工作安排了,还是轧钢厂保卫科科长,笑得更满意了。
“好!好!这工作好。”
“有啥好的,不就是看门嘛!”张卫民苦着脸嘟囔。
“傻小子!你懂个屁!”
聋老太太笑骂。
也不给张卫民解释有个什么好。
“户口的事办了没?”
“没来的急呢,下了火车就回来认门了。”张卫民道。
“这事儿我来办,手续都给我,街道办我熟。”
聋老太太揽下了这事,张卫民也乐得轻松。
他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这些程序也是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赶明儿赶紧去报到,先把工作的事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