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修身治国平天下,晋王殿下以为,此话何解?”
朱棡听了,一愣。
本以为徐达一个武人,会在其他方面刁难他,没想到竟是抛出来这么一个问题,这是对自己的考验?
“老三。”
“这天色还早,不着急的。”
朱标也开口提醒朱棡,让他想清楚了在回答,不要着急。
朱棡郑重其事的点点头,别看徐达只是问了这么一句话,可这话里面却是包含三个问题。
只要自己有一个疏忽,可能就会被徐达抓住把柄,从而推了这门婚事。
本来皇帝亲自开口赐婚,没有哪个臣子敢反对。
可徐达敢!
作为与朱元璋同生共死的兄弟,他们自幼年时就是在一起的玩伴,在收复河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往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这句话用来形容徐达最为合适不过。
如果徐达真的闹腾起来,这婚事必然会出现变故。
到时候,
他这个晋王就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泥人尚有三分火,更何况他堂堂一个晋王?
打从登门拜访的那一刻,徐达这老小子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特喵的。
你不喜欢这门亲事。
你一开始就跟老爷子据理力争,把婚事给推了去。
你自己对付不了老爷子,就把气给撒到我头上来了?
那我也不是好惹的。
“小子以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就是要明确自己的信念目标,能够分辨是非曲直。”
“在待人处事等方面要严于律己,宽以律人,不要以片面的眼光去给别人定性,修养自己的操行品德。”
“嘿!”
“这小子是在指桑骂槐,说我眼光狭隘,没有操行品德?”
徐达看着桀骜不驯的朱棡,也是听懂了他这句话的弦外之音。
“老三!”
朱标听出了朱棡的言外之意,连忙开口提醒。
我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了那么久,你现在给我来一手指桑骂槐?
这不是拱火吗?
这亲事还要不要结了?
“无妨。”
“修身得修德行,晋王殿下解释的很对,继续。”
徐达打断了朱标的训斥,他倒要看看朱棡接下来要怎么说。
“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品德与修养,就可以开始经营一个家了,国家,国家,国与家本就是同源一体。”
“一个人如果能够经营好自己的小家,那么就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那就可以帮助天子平定四海八荒,开疆拓土!”
朱棡的情绪慷慨激昂,字字铿锵有力,颇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进取十足!
“好一个平定四海八荒,好一个拓土开疆,看来晋王殿下的志向远大,想要为我大明开疆扩土?”
朱棡这一番慷慨陈词,让徐达也是大为满意。
尤其是那最后一句,可以看出这小子有着十足的野心。
“不错。”
“我已经争得父皇、大哥的同意,不日就会前往军营,随大将军北征!”
“什么?”
“你要随我北征?陛下也同意了?”
徐达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连忙看向了一旁的太子朱标。
“老三是向父皇提及了此事,不过父皇还在考虑当中。”
“有点意思。”
徐达低声呢喃了一句,目光中闪烁着微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小子。”
“我可以把我女儿嫁给你,不过我有两个条件,你敢不敢接?”
徐达看出了朱棡的不爽,怕他少年心气太盛给拒绝了,故而用了一个激将法。
“有何不敢?”
“第一个条件,你随军北征不得暴露自己的身份,参军需要从最底层开始,一切要以军中号令为主。”
“自然。”
朱棡对此毫无疑义,他本身就是这么想的。
“第二个条件,你在此次北伐中要立下战功,等北伐结束之后,你要以军功升到卫指挥使一职。”
“什么?”
“徐叔,这个条件会不会太难了一些?”
太子朱标一听,顿时露出了为难之色。
按照大明朝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