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这句话一出口,朱元璋陷入沉默之中。
徐达,徐妙云父女,也打算回避,被朱元璋示意留下来。
朱皇帝笑问:
“老大,你觉得该选谁呀?”
朱标毫不犹豫回答:
“夫子刘基,儿臣认为最为适合?”
“刘先生乃是父亲亲口承认的三位肱股之臣之一,如今徐叔叔从右相之位上退下来,不是正好?
朱元璋没有直接回答朱标,而是笑道:
“刘基升了右相,让朕去哪找个御史中丞?”
朱标闻言愣住,他已经听出朱元璋的拒绝之意,急忙道:
“父皇,刘基不上右相,难道您还要让那个胡惟庸上不成?”
“胡惟庸可是淮西的人,如果左右二相都被淮西把持,父皇就变得更加被动了!”
“所谓帝王心术,重在权衡,您这么做是何用意,儿臣不懂?”
朱标的话,让在一边的徐妙云和徐达有些尴尬,
老朱又好气又好笑,看着徐达想离开又不能离开的样子,十分有趣。
严格来说,徐达也算是淮西人,
但因为他从不结党营私,所以和李善长等人并不走得太近,
朱元璋对徐达的信任,是独一份的,
他问:“徐达,你怎么看?”
“老哥哥,我都要上前线的人了,你就不要坑我了!”
徐达苦着脸,说:“微臣认为,皇帝心中其实早有计较,但肯定不是刘伯温!”
徐妙云也跟着笑起来,看来在场的所有人,大概就太子没有想清楚,皇帝从来没有考虑过刘基。
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她本来应该也看不透皇帝的猜测,但经过朱橚的提醒,如今反而是最了解皇帝心思的一人。
“徐家丫头,你也来说说,朕该不该选择刘基?”
徐妙云闻言,赶紧跪下去:
“臣女不敢僭越,政事非女子所能干涉!”
“不过……臣在吴王那里,却曾经和夫君聊过这个话题,夫君当时说,刘基绝对不会上!”
“为什么?”
太子朱标,只觉得自己是个傻子,
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刘伯温上不了?
徐达就不说了,他和皇帝是几十年的老兄弟,又是一起造反上来的,他肯定有比自己更了解父皇。
但是五弟怎么可能猜得中?
在诸位皇子之中,因为他叛逆的关系,参与政事数他最少,
就算面见皇帝,不是被罚,就是在被罚的路上,
不像自己,从小就跟在父皇左右,难道他只凭想象,就能猜中父皇的心思?
徐妙云对于太子的质问,只回了一句:
“诚意伯,诚意不足!”
朱元璋瞬间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老五,行呀!”
“就凭这句话,朕就知道这混账藏得多深!”
“回头呀,朕又该打这个混账的屁股了!”
“诚意伯,诚意不足?”
朱标退了一步,慢慢思考这句话,却百思不得其解。
“老大,你这些年跟在我身边,算得上勤勉,但也太过仁厚!”
“你想事情,比起老五多了一份天真,却少了几分窥透人心的智慧!”
“妙云呀,你继续说,我倒是想听听那个小畜生的评价!”
徐妙云想了一下,说:
“太子其实不妨想想,皇帝将刘基放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作甚?”
“御史中丞,监察百官,刘基更是言官之首,他的作用正好是弹劾和掣肘淮西集团!”
“这些年,皇上任由他拉出一个浙东集团,和淮西斗得你来我往!”
“可是,在凤阳的事情,太子可曾听说过刘基上一本奏折?”
“整个御史台,面对开国功臣们欺压百姓,侵吞良田之事,犹如睁眼的瞎子,视而不见!”
“这还是陛下想看到的刘基吗,还是陛下想要的御史台吗?”
朱标被徐妙云一席话说得哑口无言,他脑海中,才浮现出朱橚留下来那句话,
诚意伯,诚意不足,
原来五弟早就明白了父亲的心思,
很值,如果朱标再往更远的过去思考,当初父皇给刘伯温取名诚意伯,
说不定就有敲打的意思。
他望向朱元璋,却发现朱元璋的嘴角,已经挂起一丝弧度,
很显然,诚意伯,诚意不足几个字,已经道尽了朱元璋心中的想法,
“一个诚意不足的诚意伯,如果入中书省为相,他究竟会不会随陛下心意,成为抗衡李善长的那个人?”
“还是,联合李善长共同掣肘陛下,还是未知数!“
“就像,昨天在朝堂上一样!”
徐妙云的话音刚落,朱标的脸色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