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1章 用别人的江山来做实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哈哈!好一句没有咱朱家儿郎驾驭不了的人,你倒是有气魄。”

朱元璋大笑一声,又道:“别急,等咱再看看吧,如果合适的话,咱就让朱殷好好辅佐你。”

“谢皇爷爷恩典!”

朱允炆顿时精神一振。

在他看来,像朱殷这种能人,必须为自己所用,好好为大明江山社稷做贡献。

至于能否驾驭得了朱殷,他根本就没深思过这种问题。

这方面,他有着足够的自信。

朱元璋瞥了眼朱允炆,摇了摇头。

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心中叹息。

“朱殷这娃儿,哪哪都好,可惜不是咱的亲孙儿啊……”

“哎……这孩子,跟咱那大孙子朱雄煐,也是差不多的年纪呐。”

朱元璋又忽然想起了自己的长孙。

一想到自己的大孙子,他就心中苦涩。

以前,朱雄煐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跟他聊国家大事了。

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还能给朱元璋一些启发。

对于朱雄煐的聪慧与才思,朱元璋甚是喜欢。

在性格方面,朱元璋当年也对朱雄煐非常满意。

朱元璋一直觉得自己的长子朱标太温善、宽厚了,这是对朱标唯一不够满意的。

但在自己的长孙朱雄煐身上,他看到了该有的宽厚,也看到了该有的铁血手腕。

当年只有七八岁的朱雄煐,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就让朱元璋看到了恰到好处的恩威并施。

朱元璋当年也一度把朱雄煐,当成大明最佳的治世君王来培养。

奈何培养计划刚展开不久,就因为那次春猎,导致朱雄煐失踪了。

这也使朱元璋对大明的很多期待,都彻底变成了梦幻泡影。

“朱殷这娃儿,能在民间练就这么一身本事,那咱的大孙子雄煐,是否也……”

朱元璋忽然心中一动。

他之前做出决定,让锦衣卫在确定那个劳工是自己长孙后,就把朱雄煐安排到远方去。

做出这种决定,是因为他觉得朱雄煐在民间多年,已经没有能力胜任君王了。

但今天和朱殷的接触,又让他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

认为自己的长孙朱雄煐,虽然在民间,但也有可能像朱殷一样,练就一身的治国本事。

想到此处,朱元璋连忙让驾车的侍卫,去把锦衣卫指挥使找来。

他想亲自确认下,那个劳工是不是自己的长孙。

如果是的话,那他要亲自验证下自己的长孙朱雄煐,现在是否还有君王的资质。

……

与此同时。

朱殷来到医馆后院,看着天空,低语道:“再过一年,洪武皇帝就会驾崩了。

到时候朱允炆继承皇位,开始集权,力行削番。

以各种罪名,相继废黜了周王、代王、齐王、岷王……

那个时候,燕王朱棣也会趁机造反,发动靖难之役。

等到朱棣和朱允炆打得差不多了,也是该我出手平乱,拿下大明江山的时候了。”

朱殷一直惦记夺取大明的江山。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想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把华夏族群推到顶峰,让全世界人学汉语,改变华夏民族在未来受列强欺压的历史。

二是为了能够活得长久。

因为他患了胰腺癌。

虽然现在看着跟常人一样健康,但那都是靠系统提供的药物维持着。

只有当上了九州之地的皇帝,才能得到彻底治愈的药物。

如果得不到治愈的药物,按照系统的推算,他最多只能再活十年。

按照朱殷的计划,就是定在历史中的永乐大帝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快把朱允炆从皇位上拉下来的时候。

因为靖难之役,一打就是三年。

根据史学家的推算,明军伤亡不下于五十万。

所以,在大明元气大损的情况下趁虚而入,无疑是很好的契机。

虽然现在,朱殷就有实力攻取大明的江山了,但他可不想损失太大。

当然,如果有更好的机会的话,他也会提前进攻。

“陛下,臣有个疑问。”

忽然,侍卫朱十九来到朱殷的身旁。

“说。”

朱殷淡淡地开口。

朱十九斟酌了下,说道:“陛下,既然迟早要夺取大明的江山,那为何还要把那么好的治国方策拱手送给朝廷?

以您的能力,想要保住老爷子,完全没必要拿出那么好的治国良策。”

“以后你会懂的。”

朱殷神秘一笑。

他今天跟老朱说那么多,自然也不仅仅是为了让老朱在恩科一事能够保全自身而已。

他也是有私心的,想通过老朱之口,把那些良策转告给朝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