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前半生可以说很是蹉跎。
在洪武年,基本上都没什么存在感。
而是等到建文称帝后,在渐渐崭露头角,随后走上了一路火花带闪电的治世能臣之路。
可惜,目前的小杨同志还很愣头青,还不是老龙凤,没有那么成熟稳重。
这也让老朱对此持有不小的怀疑态度。
不过,孙子既然心里都这么嘀咕了,那么说什么他也要掂量掂量,默默这小年轻的底。
“小子,哪里混的啊?”
朱元璋一开口,就是老气横秋的。
这气质,他是拿捏的死死的。
“贵人,小子是江溪人士。”
“可有功名?”
“没有!”
朱元璋顿时不爽了,咱都那么推动科举了,竟然连一点功名都没有,就这还是大才了?
咱看是蠢材。
也就是这逆孙念叨的紧,不然咱正眼都不带瞧的。
“大明朝大力推动科举,人才层出,为何你却没有功名,难道是落第,没有考上?”
朱元璋问道。
闻言,杨士奇沉默下来。
朱允熥却是乐开花了。
【老朱啊老朱,以貌取人不行,以功名取人也不行的哦。】
【人家可是辅助咱老朱家,搞出了仁宣之治哦。】
【青史留名的大佬,能搞出被历史成为什么之治,能有几个?】
【得了,你就少说两句了,别把我准备调教的大才,给赶跑了。】
朱元璋心头一动。
仁宣之治是什么,他不知道。
但历史上,一片只有繁华巅峰的时期,才会冠以这样的史称。
这一个毛头小子,有这么大的能耐?
要不,辅助咱来个洪武之治?
算了。
太年轻了,就凭今天这行为,就还差得远,咱朝中的能臣不少呢。
朱元璋暗自摇头,不过心里也改观了一点。
朱元璋喝着酒,朱允熥却是喝着茶水,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
老朱还想听朱允熥的心声呢,弄点信息在手呢。
可谁知道朱允熥这逆孙,此刻脑袋里,装的都不是东西,全是一些花花肠子。
满是兴奋的看着阁楼下面,那一个个姑娘们搔首弄姿的表演。
“小子,咱这房间里就有,你怎么不看,反而要看外边?”朱元璋脸黑问道。
房间的姑娘,人美不说,跳的舞可别下边的好看多了。
“老头,这你就不懂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多才热闹。”
朱允熥侃侃而谈的说道:“在这种地方,除了办事的时候,才看独舞独曲,兴致来了就上,其他的时候,就是要这种大家一起看的气氛。”
“氛围懂不懂?”
“我刚才都在房间里看过了,索然无味得很,也就是这下边,大家吵吵闹闹的,那才有意思。”
朱元璋道:“歪理邪说!”
“嘿嘿。”朱允熥也不多说,一个劲往下边打探,时不时的还叫嚷几句。
“牛皮!”
“这姑娘跳的可以。”
“看看这身段,给劲啊。”
“吆喝起来啊。”
老朱脸一黑再黑,突然想通什么,也变得无所谓起来。
“小公子,家里大人呢?”
“这么小就来教坊司,那家伙能用不?”
“哈哈,听着叫喊,一看就是个中老手了。”
“小公子说的很到位啊,这身段,这舞姿,看的我欲罢不能。”
“去你大爷的。”
这时,老鸨上台了。
“各位贵人,客官老爷们。”
“看过姑娘们的表演,现在也到了才子们展露才华,博得满堂喝彩的时候。”
“如果谁要是打动了姑娘的芳心,那可是扫榻相迎,自荐枕席。”
这是什么?
这就是高档场所,玩的都是高级不说,还能感受到风雅有趣。
古代为什么有风流才子之说?为什么有那么多写清楼的姑娘的?
不就是因此嘛。
“赶紧的,我们就是冲这来的。”
“哈哈,就看今晚有哪位大才在了。”
“谁先来啊?”
低下闹哄哄的,老鸨急忙道:“各位客官别急,妾身还没说完呢。”
“今晚的唱诗,题材不限,可以是写美人的,也可以咏物,写景等等这些。”
“就是怎么高兴怎么来。”
“能不能打动花魁,就看诸位的表现了。”
按照以往,这都是有题材限制的。
不过,今天晚上有天大的人物在场,只能是把题材放开,让大人物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不然题材限制死,那格局就小了啊。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