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故事意外的火爆。
哪怕是儒家圣人荀子,也会在闲暇之余看上一看。
倒并非是说其中包含什么至理,而是小说这一类书籍在这个时代还十分稀少。
尤其是苏澈所讲生动形象,一个个人物恍若有血有肉。
倒也算是文采斐然。
荀子虽是儒家圣人,却并不迂腐。
反而对于这种新兴的形势十分感兴趣。
就连儒家,也因为这文报的出现,招收了不少弟子。
所求,不过是教他们读书认字。
这《文报》这般火热,连他也觉得有些诧异。
一张张翻阅,荀子看过之后,却还觉不尽兴。
索性也就看起其余的篇幅来。
平日里,这些江湖众人的评价议论,荀子可是看都不会去看。
只是此次这春秋剑甲,却是说的荡气回肠。
看到苏澈直言盖聂之时,荀子亦是动容。
“这般直言不讳,倒也是个性情中人。”
儒家讲求君子之道,言说君子报人以直。
亦言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
所以在他看来,这苏澈倒是颇有几分君子风范。
哪怕是始皇帝亲封的剑圣,他亦是直言不讳,指出对方的不足。
这般品质,可谓十分少见。
荀子接着朝下看去,却是忽然皱起眉头。
“以霸道言儒道......荒谬!”
霸道者,专横跋扈,蛮不讲理。
儒道者,尊崇礼法,互敬互信,仁而有序,重义轻利,格物致知。
这二者怎能混为一谈?
他方才还夸赞苏澈有君子品性。
可在看到这一句话后,他便也有些怀疑这苏澈是个沽名钓誉的江湖骗子。
“看来,我要去咸阳看看,他到底如何解释这霸道言儒道。”
荀子淡淡开口,身上一股清气弥漫天际。
这乃是儒家浩然正气,一气千里。
在没有亲耳听到苏澈如何评论儒家之前,他不会轻易做出评价。
这也是荀子此人的优点。
..............
咸阳城。
皇宫之内。
“他真这么说的?”
长公子扶苏坐在棋桌前,手捏一枚棋子。
低头沉思面前的棋局。
听着手下人的汇报,他不由得开口询问。
“是,苏先生言盖聂不配为剑者,下一场更是似乎与儒家有关?”
一人恭敬开口。
“哦?”扶苏这才抬起头来,“将那文报拿来我看看。”
文报拿在手中,扶苏却是直接将其翻到最后一页。
虽说他也用剑,但扶苏觉得自己的剑乃是君子之剑。
这既是兵器,也是他为人处事的准则。
所以,他不会去看这文报前面写了什么,只会对后面有兴趣。
【“某以霸道言儒道,我辈皆是痴情人!”此言乃苏先生所说下一场预告。】
【但霸道与儒道,可谓是相悖的两种理念,这又怎能相提并论?】
【故特邀天下儒家学子,共议这‘以霸道言儒道’之事。】
看到此处,扶苏也有些好奇。
一是好奇不过只是苏澈的一句话,却是引发了这么大的反响。
二来则是他也想看看这天下儒士是如何评价苏澈此人的。
扶苏接着朝下看去。
【当今儒家圣人荀子,虽批孔孟之言,但其所言道理也经得起考验......】
【......故,在老夫看来,这苏澈并不知何为儒道。】
【这般开口,也无非只是为了引人驻目,实则跳梁小丑尔。】
这第一篇,便是以儒家荀子开头,这般发言倒也是大胆。
全篇洋洋洒洒有字八百,可谓是字字珠玑。
再看其署名,扶苏更是疑惑。
文报上所刊登的这篇文章,竟然是自己的老师淳于越所言。
这就让扶苏有些惊异了。
淳于越,那可是咸阳宫博士,更是如今儒家的带领者之一。
其人说的话,可谓是极有分量。
扶苏看向身旁的侍者道:“去将往期的文报尽皆拿来。”
那侍者心有疑惑,长公子平日里可是只看儒家经典的。
但他还是没有多问,跑去将往期文报拿来了。
毕竟,他可是苏澈的忠实粉丝,几乎每一期的文报都反复看过。
但却是一直没有机会前去现场。
今日拿来给扶苏,说不定能现场去听听。
很快。
扶苏便将这些文报尽皆看完。
看完之后,他却也是皱起眉头来。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