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道长示意青衣少年将李听风扶起。
谢坤扶起李听风,安慰道:“李公子,不用着急,我太一门人,无不讲究无量度人,李公子既然千辛万苦来到青松观,师叔不会弃李公子不顾的。”
听到少年谢坤安慰,李听风才心安了一些。
在灵光殿里来回踱了几步,才缓缓说道:“太乙无上,天尊神佑!李公子,你若能修行,这病,算不得什么,但李公子天突旋转也不转,内关居然大开、紫宫旋竟然不断释放先天精气,真是奇也怪也!那邪祟最喜人类先天精气,又观你是个凡人,欲夺你先天精气,你还能活到现在,更是难得!”
李听风一脸懵,听得云里雾里,什么天突旋,什么紫宫旋?他只知道天突穴,紫功穴,这跟他在古书上学得不一样啊?
黄柏道人眼神看向少年谢坤,说道:“谢坤,你来解释给李公子听吧!”
少年谢坤向黄柏道人拱手施了一礼,心知师叔此话带有考教之意,正色道:“李公子,你可知,凡人与吾等修真炼道之人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李听风心道,可能奥秘在天突旋上罢!拱手道:“在下不知!”
谢坤双手背起,眼神斜到地上,略微思索后,指着自己的锁骨中间,说道:“这里是天突旋,天生的,大罗真仙也改变不了,十四岁前开了天突旋,可踏仙途,若天突不开,大罗真仙也没办法。天突旋打开以后,通过修行仙家道法,引天地灵气入体,破内关旋。到此阶者,面色红润,气血通畅,百病不生,诗曰:五脏六腑起炉香。”
李听风记得黄柏道人说他的天突旋转也不转,再听到谢坤的解释后,心知自己再无修仙的可能,神色黯淡,心灰意冷。
谢坤说到此处,脸上也浮现了惊奇的表情,围着李听风转了一圈,奇道:“但是李公子的情况有些怪异!”
李听风听到谢坤话锋一转,说他怪异,心里又是害怕会再失望,又是隐隐期待而紧张,真是太折磨人了。
谢坤接着道:“修真炼道,天突旋、内关旋、紫宫旋直至百汇旋,理应循序渐进,李公子的天突旋不转,内关旋和紫宫旋却是转着的!久而久之,李公子身体越来越好,体内堆积的先天精气越来越多,我猜缠着公子的邪祟也是越来越厉害罢!”
李听风大为震惊,拱手道:“上仙所说一字不差!”
难怪!难怪!不管风霜雨雪,自己历来不生病,原来是这个原因!一到夜晚,邪祟缠身,甚至百鬼夜行,原来那些脏东西是看中了我这满身先天精气!李听风浮现了一种荒谬感,觉得自己特别像前世一个神话里的主人公,唐僧!
多年的疑惑,终于解开了。
李听风开口道:“黄柏道人,在下的病因,在下已知晓了,只是这先天精气如何泄去?”
黄柏道人眉头一皱,一扫拂尘,回道:“这先天精气于凡人,等同于寿命!于修真炼道之人,是化天地灵气为己用的关键!”
“也就是说,这个病,本身是无解的。”
李听风听到黄柏道人所说,身子霎时软了下去,感觉此时自己十分悲催,也就是说,自己这残败之身,不能修道不说,邪祟缠身之病!死了才是解脱!
他两世都是如此努力,为何下场都是如此悲哀!难道命该如此!难!真的太难了!
李听风眼神黯淡下去,心若死寂。
前世今生,浮现脑海中!
李听风直直倒了下去!
黄柏道长连忙扶住李听风,将一颗清心丸喂入了李听风的口中。
目送少年谢坤将过度悲痛的李听风扶到了偏房去歇息。黄柏道人深深叹了一口气,如果李听风能够修行,该是多么好的一棵苗子。
夕阳西下。
筷子山脚下,一处景色秀丽的小溪旁,修篁俊美,瑶草芬芳,一间简陋的木屋紧紧挨着溪边。
岸边一块大大的青石上传来人声
“是不是晕过去了?”
青袍道人故作惊讶道:“咦!贫道还没说呢!师兄怎么知道!”
溪水潺潺,老苏手握鱼竿,也不回头,说道:“师弟,年纪越大,性格越皮是不是!”
青袍道人想到自己这师兄可是实打实的大修士,高手中的高高手,这等范围内,又有什么事能够逃过师兄感知的。果断回道:“师兄,师弟确实皮了些!切莫跟师弟一番见识!”
语罢!
老苏就这样盘坐在青石上,身侧站着一个手执拂尘的青袍道人。
两人一动不动,好似与这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过了好久!
暗夜荧飞,斗转星移,直到太阳再次升起,驱散清晨雾气。
站在老苏身后的青袍道人忍不住开口道:“太乙无上,天尊神佑!师兄在这筷子山一连藏了两个甲子,好不容易等来了合乎师兄心意的徒弟,师兄教又不教,也不让贫道去走后门,是何用意!”
老苏开口道:“修真炼道,师弟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