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和佛道大宗师的佛器放在一起,那这本经文,也应该不是供佛道大宗师看的才对。
夏若韬不再犹豫,径直朝佛钟走去,从佛钟底下拿起了那本经文,开始翻阅起来。
经文的名字叫《孔雀明王法相》,极其晦涩深奥,哪怕是夏若韬,读起来也十分的吃力。
“这是一门极其精深的上古佛法,可惜只是残篇,如果是全篇,应当可以领悟一门佛门大神通,凝聚法相,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
“其威力,甚至应该比地藏本身自带的佛门神通还要大不少,而涅槃大印手更是比都不能比!”
“但哪怕是残篇,如果参悟,哪怕是对佛道大宗师,也有极大的裨益!”
“可惜这经法太过深奥,如果不是地藏已经是佛道大宗师,恐怕看都看不懂!”
夏若韬目光熠熠,当下抛开一切思绪,潜心阅读起手中的经文。
接下来两天,夏若韬坐在藏经阁第九十九层,心神都完全沉浸在了手中的经文之中。
他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浑身上下更是已经不知不觉间笼罩了一层金光。
而这一日,距离菩提大会开始,已经过去了五天。
在弥陀寺北方,一座石壁之下,一众大能正端坐在地上,参悟着眼前的悟道壁。
悟道壁光滑平整,在其上,隐隐有一个人影,散发着佛光,望着悟道壁,隐隐能听到一阵阵庄严肃穆的梵音。
参悟悟道壁,每个人都心有所悟,各有所得。
有武者似乎于悟道壁之中,窥得一门极其精深的武学。
有人心思纷杂,心中早已有了心魔,而在悟道壁下观悟这几天,心魔已经被悄无声息的渡化,心境澄澈。
而也有人正值突破的关口,已经许多年,观悟悟道壁,感觉浑身上下气血沸腾,竟然原地突破了境界,更上一层楼。
这时,古河散人看着眼前的悟道壁,突然悠然一叹:“不愧为佛道大宗师,哪怕千载之后,昔年悟道之地,仍如此神奇。”
很显然,哪怕是古河散人已经是人仙境的大能,参悟悟道壁,也有不少收获。
他修为远高于在场众人,如今已经有所收获,这悟道壁再参悟下去,对古河散人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早早醒来。
“古河散人你一介散仙,如今已是人仙宗师之境,未尝没有突破到羽化境,成就大宗师的机会。”
这时,一道声音响起,说话的正是乾坤文宫的魏儒。
他也早早就从参悟中醒来,但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留在这悟道壁之下。
“你这话说的。”
古河散人摇了摇头,道:“大宗师之境何其之难,魏儒你在大儒之境也有百年之久了吧?可曾窥到了大宗师的门槛?”
所有体系的后两大境界,都可称为宗师和大宗师之境,古河散人直言直语,没有任何顾忌,这话一说,倒是让魏儒有点尴尬。
魏儒只得实话实话,摇了摇头,说道:“未曾。”
“哈哈,依我所见,二位前辈不必妄自菲薄。”
这时,陆子昂开口笑道:“大宗师千年都难出一个,二位前辈已经是宗师之境,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
他十年前已经参悟过悟道壁,这次再度前来,为的是表明剑鸣山的一个态度,所以也早早的就从观悟中醒来。
“你还没有突破至宗师之境,当然不明白我等心中不甘。”
古河散人摇了摇头,道:“我们宗师之境,看似风光无限,可在大宗师面前,又算得了什么?我游历天下,深知一点,不入大宗师,终是蝼蚁。”
“宗师和大宗师,一字之差,可差距如同天堑,难以逾越。”
这话一说出口,陆子昂又尴尬起来了,虽然他早知道古河散人行事说话无所顾忌,但还是忍不住暗自腹诽。
宗师就了不起啊?
再给老子几年,老子说不定也突破到宗师之境呢?
能不能好好说话?
听了古河散人的话,魏儒也不禁沉默,良久之后才点头叹道:“这话倒也不错。”
很显然,参悟佛道大宗师留下的悟道壁,让他们都有些心绪难平。
“阿弥陀佛。”
这时,一直守着悟道壁旁的普玄方丈轻诵一声佛号,道:“诸位道友不必如此,天地之间,自有因果,不可强求。”
古河散人从地上起身,对普玄方丈施礼道:“不论如何,这次参悟悟道壁,对我而言,受益良多,日后倘若弥陀寺有难,我古河散人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闻言,普玄方丈露出一丝微笑,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衲便替弥陀寺一众僧侣,感谢道友了。”
一尊宗师强者的承诺,无论对什么势力,都是弥足珍贵的,哪怕是弥陀寺。
这也是为什么弥陀寺会每十年便广开庙门,举行菩提大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这千年积攒下来的人脉,让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