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八章:人是陆建军救的!?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天。

天才蒙蒙亮,大栅栏便开始人群涌动。

有早起过来卖菜的,有出来走动健身的,有寻个地方吃早点的。

“看报!看报!”

“四九城日报!四九城日报!”

在街边,一个蓄着长胡子的卖报者,正用浑厚的声音吆喝着。

不少老顾客一听见这个声音,便围了过去。

普通人家连个收音机都没有,主要还是依靠报纸来了解国内外的大事。

想要让报纸送上门来,就需要在邮局订阅,有的报纸还不是这么容易订上的,需要订阅证。

当然,订上了报纸,你就得准备一笔钱,一份大报全年得小二十块钱。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大部分人还是习惯零买报纸。

这天,报纸上一则报道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前天东来顺的馆子,有小孩子吃烤羊肉呛到了,还差点出现了生命的危险。

恰好有热心市民出现了,把人救了下来。

市民们也都津津乐道了起来。

现在谁家没遇到孩子呛食的事情?

弄口吃的也不容易,真有点好吃的,不要说孩子了,大人也和饿死鬼投胎似的。

报纸上也公布了救人者提出的一个急救方法。

这法子可是救了一个孩子,还有医学会的会长认可,能没用吗?

于是乎,急救方法便在市民口中传播了起来。

红星轧钢厂。

杨厂长在上班的路上,便听说了这个消息,也知道这件事情对轧钢厂的影响。

他有订报纸,所以第一时间便到了办公室。

这故事他昨天便听娄知仁讲过了。

这已经不需要娄知仁的请求了,杨厂长都想找到这个人。

厂子能把这个人找出来,并且给点奖励,也是一件能够宣扬出去的事情。

他按照娄晓娥的提示,翻找起那天的请假条。

那天请假的人不多,也就三四个符合条件的,杨厂长打算在工人上班以后,亲自去询问其中的情况。

娄家。

娄晓娥手里也拿着一份报纸。

看见前天情况竟然登上了报纸,她有些意外。

不过,她又仔细地看了一遍,还回忆起那天的场景。

在看见报纸上面提到的急救方法后,有些惊讶。

“怎么了?”

谭雅丽正在旁边收拾桌子,听见动静,头靠了过来。

一眼就瞧见报纸上的内容,上面报道的事情正是那天遇到的。

“这人差不到哪里去!”

谭雅丽忍不住夸上一句。

那天她亲眼目睹了救人的经过,市民的反响比报纸上报道的有过之无不及。

“对了,昨天你和你爸不是去轧钢厂问了吗?情况怎么样?”

谭雅丽又想起昨天父女两人的经历,好奇地询问道。

当时只是因为眼缘有些想法的话,现在她的想法又活络了不少。

“别说了,杨厂长有事,说今天才告诉我们结果!”

娄晓娥有些气馁道。

她也想知道那个人在工厂里面是个什么情况。

因为胡思乱想,昨天晚上她也没有睡好。

“那今天再去问问?”

谭雅丽脸上浮现了一抹笑容。

作为母亲,她看出了娄晓娥的一些心思。

……

红星轧钢厂。

工人们陆陆续续地到齐了。

关于报纸上的事情,也有些人在讨论。

众人开始猜测这个人是谁。

能有钱去东来顺下馆子,还会一点医术。

只是他们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到自己身边有谁相像。

杨厂长分别把那天请假的几个人叫了出来。

只需要问下大概的情况,便知道有没有这个可能性。

有请假去医院的,有请假处理家中琐事的,而且这些人连字都不认识,压根就不可能是见义勇为的那个人。

看着最后一张陆建军的名字,杨厂长已经不抱有希望了。

这就是一个锻工,懂什么医术?

那天请假,说不定是在家里修改锻造工艺。

否则,怎么会第二天便把新技术展现了出来。

不过,他还是决定按程序走一遍。

如果通过找请假条来找人不成功,只能尝试其他的方法了。

但其他的方法看起来更加地渺茫。

人家都准备好了匿名,要找到他肯定不容易。

“杨厂长,你找我有什么事?”

走进办公室的陆建军询问道。

刚才他正在车间工作,却有人通知说杨厂长找他。

“你前天下午好像请假了,去干了什么?”

杨厂长随口问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