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见贾正业对父母的遭遇反应冷淡,心里也并不意外。
他的父母和这个出国的高材生聚少离多,而且后来公费留学,他们也没再寄过生活费。
不过关系就算再不好,父母去世了也该回来守孝。
贾正业这些年却音信全无。
不过只要能帮着接济他们家,贾张氏不在乎贾正业的人品。
最好是顿顿有肉,餐餐能饱!
家里有了男人,至少生活不会过得像以前那么紧巴。
以后吃饭也不用看傻柱的脸色,或者借别人钱和票过活了。
自己也能在大院扬眉吐气!
想到这里,贾张氏的态度又好了很多。
秦淮茹也是相同的想法,买回鸡后,就在一旁端茶倒水,好不殷勤。
贾正业看到两人如此惺惺作态,也没什么表示。
虽然以前没有多少交际,但明面上还是亲戚,他也就没有摆死鱼脸,仍和和气气地说道:
“还没安排,其实这些年我在国外也就那样,这次回来,我想先去给父母扫墓,守几天孝。”
“应该的,应该的。”
贾张氏迎合了一句,但心里却暗骂了一句。
可真会装!
这么多年了,连往家里捎封封信都不肯。
那老俩口到临死前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去哪工作。
贾张氏在心里不停地编排着贾正业,嘴上却不停地卖惨,旁敲侧击地想让他拿钱出来。
此时。
三个小孩好奇地打量着贾正业,幻想起过年要压岁钱的场景。
至于秦淮茹,视线也是时不时落在贾正业的身上。
太像了!
……
院里,三位大爷也赶了过来,脸上神态各异。
贾正业回来,对他们三个阅历颇深的大爷来说也是非常新鲜的事。
最爱闲聊的叁大爷阎埠贵看到贾正业这身装束,当场就眼红了。
同相是“知识分子”,逢年过节他连肉都舍不得吃,身上穿的衣服内外都是补丁。
结果一个小辈却穿那么好,人比人气死人!
不过这年头从国外回来,也不算什么值得炫耀的事。
阎埠贵到底读过几年书,对某些局势看得比旁人要清楚。
“看样子,正业这小子这些年在国外待遇不错啊,这次回来要干嘛?”
“谁知道,出国那么久,我都快认不出来他了。”
“正业打小人就聪明,可惜小贾夫妻俩走得早.......”
贾正业的经历就是一张白纸。
不过不妨碍几人对他衣锦还乡的幻想。
刘海中在一旁默默听着,心里颇不是滋味。
他这个人小肚鸡肠,听着别人发达了比自己落魄了还难受。
年纪轻轻就从海外学成归来,贾正业这学历可是甩刘海中的初中文凭三条街。
想起自家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们已经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了。
此时,易中海看到贾家屋里相谈甚欢的几人,心里也犯嘀咕。
秦淮茹以后有贾正业接济,傻柱的机会就不多了。
“叁大爷,您说他赶在这个时候回四九城,是不是有什么事儿要做?”
“我哪知道,眼看就要到年关了,人兴许是在外面久了,想回来过个年也不一定。”
“也是。”
阎埠贵本就是爱算计的人,从来不会做有风险的事。
贾正业如果真是衣锦还乡,将来说不定还有麻烦他的时候。
另一边,许大茂见秦淮茹时不时给贾正业“暗送秋波”,心里却幸灾乐祸起来。
“哎!”
“娥子你别拧我耳朵啊,疼!”
娄晓娥并没有放手。
“叫你偷看秦淮茹,说!你是不是对小寡妇动心思了?”
许大茂疼得泪都挤出来,连忙认怂。
“不是啊,我只是觉得高兴而已。”
“哎,你先放开我耳朵,快断了!。”
娄晓娥闻言,这才把手松开。
许大茂揉了下耳朵,一本正经地解释道:
“贾正业回来,秦淮茹看见这张脸,能没想法?傻柱这些年没少接济贾家,什么心思你不知道?嘿,我看这小子怕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说着,正瞧见秦淮茹急匆匆地去了何雨柱家。
“老太婆平时死抠,现在却这么大方,肯定是想巴结贾正业,但她又不想花自己的钱和票,这招借花献佛用得好啊。”
娄晓娥闻言,柳眉微蹙。
“他们请人吃饭还要占傻柱的便宜?”
“嗨,这你就不懂了,要么说傻柱傻呢。”
“这家人就是一无底洞,咱家可得离她们远一些,你以后也别偷摸着接济他们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