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
丽妃说道:“确实要感谢昭仪妹妹,要不是妹妹替我美言,这腹中的孩子早已几陪我一起挨了板子。”
皇太后知道这是在皇帝面前告她的黑状,看在她怀有龙种的份上也不跟她计较。还是面带微笑地嘱咐她这日不用去慈宁宫请安,调理身子最为要紧。
皇帝听了两人的对话都不敢接茬,只是自顾自地帮丽妃整理被子往她上身拉一拉,以免她受凉。
太后正准备回宫,丽妃起身想要行礼,都被皇太后婉拒了。果然一朝怀龙嗣,母凭子贵。
可丽妃一想到皇后这边比丽妃怀孕要早些时日,自然分娩也要早上许多,不觉多了几分担忧。
虽说都是龙子,可是谁先落地便是长子,这地位身份自然是更加不凡。皇后本身地位身份就强压我一头,倘若我先她生产岂不是能扳回一局。
想到此,她对皇帝说:“陛下,臣妾略有不适,帮臣妾宣太医可好”
可皇帝心想刚才还有说有笑,怎么才过了一会儿就不舒服了,但皇帝也来不及细想。
不由分说宣了太医,太医。太医前脚还没走出皇宫有被喊了回来。
太医到了,再次给丽妃诊脉。可是脉搏跟先前一样,并无变化。
丽妃看出了太医的想法,低声说道:“不知怎的,近几日出恭不顺,辛苦太医给我开一副治疗的药方,速速煎水服用,好减轻这病症才是。”
太医怎么把脉都看不出出恭不顺由头,但这孕妇也不是什么药都能用的,孕妇用药是有禁忌的,再说了这便秘问题出在怀孕初期可是大忌,更不能随便用药,这可把太医给难住了。
丽妃看出了太医不敢说,她自己主动说:“听我母亲曾说过东葵子对此症有奇效,不知太医可否开具。”
太医说:“不可,娘娘,这东葵子乃主腹泻不假,但是您贵体有孕,这东葵子性凉对胎儿有碍。”
丽妃看太医不敢给药,再看了一眼皇帝也在,不方便施压,只好作罢。
太医走后,皇帝也走了,说是去给丽妃寻一良医。
其实这丽妃本无病症,只是突发奇想,想起来之前母亲利用这一味药让她怀孕的姨娘落了胎,她也想照搬此方,让皇后如出一辙。
可这里是皇宫,不比她家里,在这宫中她有是一个孕妇开这种寒凉的药物太医是断然不敢的。
可让皇后落胎的计划已经生根在她心底,倘若皇后落胎,那这个大皇子,长孙的名头可就落到她的腹中。
就算不为别的就为她儿子也是值得。
皇上出了丽妃这,直奔御书房去了。
皇后这边
因为养胎,已经好几日不出门了,门外风吹的几棵青松噼里啪啦直作响。
许倩这几日一直陪伴在皇后左右,只因皇后心善,自从许倩入宫,皇后待她如亲姐妹一般。她也跟皇后甚是聊得来,所以平日里,一没事就往皇后寝宫跑。
这不仅这几日降温,更是劝诫皇后不要出门,免得感染风寒伤了身子,皇后想吃个什么都是她亲自到御膳房安排。
这些皇帝也都看在眼里。
不久后便是皇太后五十大寿,这是继宫中两位妃嫔怀孕之后的第一桩大事,所以举办的格外隆重。
进宫朝贺的队伍连绵不绝,整个京都都沉浸在喜气的氛围之中。而此时丽妃看中了时机,趁着自己的亲哥哥也前来朝贺,丽妃托自己的亲哥哥从宫外弄了些冬葵子。
皇后虽然有孕在身,却依然坚持亲力亲为,操持着规模宏大的寿宴,打点各种往来应酬与封赏。
一切事物做得井井有条这实在让皇帝感动不已。
特别是在皇太后大寿当日,天还未亮,皇后便带着果品香烛来到奉先殿,在祠堂给先皇上香叩拜,然后便是去皇太后的慈宁宫请安,叩拜,感谢皇太后生了这么一位贤明的君主,这么好的丈夫。
皇太后更是感动异常,因为她的大寿,皇后还不忘先给先帝上香,求皇太后健康长寿,万事顺意,求先帝保佑皇帝福寿绵长,皇帝治下平安昌盛。
皇太后感动的扶起已有身孕的皇后,说道:“你有心了。”
皇后微微一笑说道:“这原是做媳妇的本分。”
皇太后说道:“不不不,每年寿辰知道前来祭拜先帝的,除了皇帝和我,你是第一人,不愧皇帝爱你疼你,你真真是个值得疼惜的好皇后。”
皇后听了这番话心中更是温暖。
皇帝赶来慈宁宫,听说皇后已经祭拜过先帝,感动的眼圈红润,差一点落下泪来。
说道:“母亲说的对,皇后真是我最好的妻子。”
皇后见此情景赶忙笑着说,您看今日乃是母亲大喜之日,怎的还哭上了。
皇帝继而说:“母亲,皇后他很能干,也很懂事,有她为儿臣打理后宫,儿子很放心。如今她还怀了龙皇子,儿臣平日忙于公事,疏于照理还请母亲多费心照顾。”
皇后听了感动不已,急忙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