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安史之乱的耻辱难道能靠跑路解决吗?”
按照历史进展,洛阳沦陷,名将封常清和高仙芝不得不退守潼关,原本靠着消耗战逼退叛军,但李隆基犯老糊涂听信谗言,将这2位本有希望提前终结安史之乱的名将公开处决,导致军心动摇,最后让这个曾经强盛的帝国走向衰败。
也就是说,洛阳能否守住,间接关系着整场战争的命运。
“先招揽一批人,武装训练,尽可能扩充实力。不过这需要足够的粮食才行。”
接下来2天里,李成安排管家仆人尽可能的把粮食运到府邸内,洛阳城内已经因为戒烟出现抢粮风潮,他可不想等打仗后被饿死。
“老爷,一共运来500担粮食,我还按照您的要求运来锄头、铲子等农具。”
再加上府邸里储存的物资,清点后李成手上一共有700多担粮食,500两白银及其他金银珠宝,此外还有3把长剑2把大刀。
“老爷,这些粮食足够你我还有其他仆人吃3,4年,不过老爷,我还是建议您赶紧离开洛阳吧,官军恐怕守不住。”
“行了不要说了,离开洛阳,我们能去哪?哪里有安全的地方?你不用再继续劝我了。只留下三分之一的粮食,其他的,全部拿到市面上卖掉,家里那些金银珠宝也拿出去换钱,尽可能多的筹集!”
李成还递给高健三个信封:
“想办法把这些信送到我4个哥哥手上,让他们多加小心安禄山的叛军。如果要跑路要么去川蜀地区,要么去江南,千万不要往长安或者潼关跑!另外,让他们只留下部分口粮,其他的都换成细软。”
叛军的目标直指长安、洛阳两都,潼关则是横在两地的必经之路,历史上,安禄山叛军攻破洛阳后不到几个月时间就拿下长安,对那里展开洗劫,即便逃到长安也很难躲过叛军的追击。
“老爷,不去帝都和潼关,那往哪跑呢?”
“去贫民区,混迹在穷人里,一定要把自己打扮的衣衫褴褛,因为一旦叛军破城,首先就会像那些有钱的富人下手,事不宜迟,现在就出发吧!快去,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看着李成坚定的眼神,高健不敢怠慢,赶紧出发去几位兄长家。而李成则分析起目前的形势:
“防守洛阳得需要足够的兵力和防御工事,以及足够的物资储备,仅仅是这些倒还不太难解决,关键在于时间。”
思前想后,李成决定从宅院正门去看看。透过大门缝隙,眼前的景象把他惊呆了——仅仅是过去不到2天时间,街道上一片狼藉,大片血迹喷洒在街道各处,散发出浓烈的血腥味。
“怎么了?难道是叛军已经打进来了?”
哪知,李成刚一打开门,就看见不远处十几个面黄肌瘦的平民往他的府邸赶来,男女老幼都在其中,其中一些人身上还带着伤。显然是从外地逃难来的。
“这位老爷,求求您行行好,放我们进去吧!我们只是想找个地方歇歇脚,求求您了!”
“我们从北方赶来,好不容易从叛军手下逃出来,求求您给口饭吃吧!”
知晓他们想到府邸来,李成虽于心不忍,但乱世下人心莫测,他不敢轻易相信这些难民不是叛军派来的奸细,所幸他狠心把大门关上,不让任何人进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道混乱,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
好在,外面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外面来了一队官军将难民带走,领头的一位姓刘的将领,他要征用李成的宅院当兵营。
李成想了想,这批官军素质良莠不齐,他很担心这些人会突然抢劫。贸然请他们进来肯定不行,但他也不能直接跟对方翻脸。
李成好吃好喝的招待刘将军,并且暗示对方自己与统帅封常清交情不错,如果他的手下敢乱来,封常清绝不会放过他们!
一番讨价还价,总算让刘将军做出让步,让他们在宅邸2个出口各自派4个士兵驻守,驱赶那些靠近的难民。
与这些士兵相安无事的相处3天后,这些人才算是撤走。而李成心心念念的老管家高健总算赶回来。只是他衣衫褴褛,显然是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
“辛苦了,最近情况怎么样了?”
高健面如土色,心中的震惊让他难以平静,许久之后他才缓过神来告诉李成:
“哎,老爷啊,局势越来越不妙了!隔壁老田家、老徐家他们好几个男丁都被征召去官军了,洛阳城外巡逻的士兵都比之前多很多,现在整个城池不允许随便进出,多亏了老爷您赏赐的钱,老奴我才能贿赂士兵进来。可是据传说,在30里外就有叛军出现,官军死伤惨重才勉强挡住他们的攻势。”
高健一脸后怕,明显是对官军信心不足,如果连驻守洛阳的精锐官军都挡不住叛军,那还有谁能阻止他们?
李成脸色一沉,现场的局势极为严峻,必须加紧扩充实力,否则人间炼狱的惨状肯定会出现在洛阳!
而在历史上,洛阳仅仅过了三天就被叛军攻陷,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