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朱允炆沮丧的看向吕氏问道:“母妃,皇爷爷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朱允炆回想起昨天朱元璋那充满失望的眼神,就很害怕。
因为在那个刹那瞬间,他似乎感觉到有一股很重要的东西从自己身上抽走了。
“别多想,你皇爷爷只是一时心情不好而已。”
“等过段时间,就会想起你的好了。”
吕氏强装淡定的安慰着朱允炆。
其实她心里也是没底,不过,那个玉石似乎可以做些手脚。
但吕氏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她动了玉石的这个想法,让她掉进了万劫不复之地。
......
凉国公府。
淮西将领基本聚集在这里了。
这些人中有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升,景川候曹震,定元候王弼等。
此时的蓝玉刚从捕鱼儿海大胜归来,风光无限。
“大将军,要我说,我们淮西将领集体向皇上进谏,立允熥那孩子为太子。”
“就是,皇上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封朱权为吴王。”
“太子生前对我们淮西弟兄可是不薄啊,如果我们不能让他的子嗣继位,怎么对的起太子啊。”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似乎很不满老皇帝立朱权为吴王。
喝的满脸通红的蓝玉,提着酒坛满身酒意的说道:“常升,允熥那孩子是你的外甥,你怎么说?”
“我?”
“我还能说什么?”
“我什么都不能说,也说不上。”
常升虽然也喝多了,但是脑子还是清醒的。
要知道,自从他的父亲常遇春和姐姐太子妃相继去世后,他就收紧了嘴巴。
特别是在太子去世后,他的性子就更加的收敛了。
因为他知道,从此常家就靠他了。
像今晚之宴,他是不想来的,但经不住蓝玉的拉喊,便来了。
但是一来,他就后悔了。
因为他看到淮西将领基本都到齐了。
这可是大忌。
常升可是知道老皇帝是最忌讳武将扎堆的。
但现在走也走不了了。
“孬种,允熥怎么会有你这样孬种的舅老爷。”蓝玉听到常升的回答后立即开骂道,他接着又说:“你怕什么,万事有我们淮西将领在。”
“大将军,慎言。”常升听到这话后,立即清醒了,看着一脸醉意的蓝玉,他开口劝道:“你还是少说几句吧。”
“我说错了吗?”蓝玉反驳着,继续大声的说道:“太子死了,就应该轮到他儿子继位,皇上就应该立允熥为太子。”
“还有,那个朱权凭什么当吴王?”
这时,常升站起来,大声喝道:“蓝玉,这是皇家的事。”
“还轮不到你一个外人来说三道四。”
“今天就到这吧。”
说完,常升扭头就离开了。
只是常升离开后,蓝玉一该刚才醉酒的模样,仿佛刚才的一切是在试探。
而这一切都被府中的一个下人给记了下来。
........
朱棣从东宫回来后,就茶饭不思,一直在房间内走来走去。
这时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一起走了进来。
“爹,你怎么从东宫出来后,便这幅模样?”说话的是老大朱高炽,是一个大胖子。
“爹,我可是听说了,那个宁王老十七在皇爷爷面前说你的坏话,要不要我带人去干他?”二子朱高煦,性情十分火爆,一言不合就是开打的那种。
“二哥,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这里可是皇宫,又不是燕北,你哪里来的人?”老三朱高燧满身都是心眼,是个彻底的小人作派。
“皇上要削藩了。”
“什么?”
朱棣的一句话惹得三兄弟大叫了一声。
脾气最急的朱高煦,当即来到朱棣面前道:“爹,皇上怎么忽然削藩了,你怎么不劝劝啊?”
“二哥,你这是猪脑子啊,皇上决定的事,爹劝有用吗?”
善于出计的老三朱高燧眼睛转了转后,又道:“不如窜动其他藩王去劝,不就更好?”
“爹,我们的事?”大胖子朱高炽有些担心的问道。
自己家是什么事,他当然一清二楚。
现在老爷子忽然削藩,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朱棣摇摇头,随后叹口气道:“或许,我真的没有那个命吧。”
“老和尚说的天命,根本不在我。”
“于是在老十七啊。”
.......
而老皇帝朱元璋在回去后,立即招来了各位大学士。
这些人中有中书舍人刘进忠,大学阁士方孝孺,翰林学士蒋芳,此三人是边教皇子读书,又在朝中任职。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