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朱元璋边吃着面,边打量着朱允炆,心想道:“这孩子也算是孝顺之辈,倒是可以考虑立为太孙,接他爹的班。”
“标儿当了几十年太子,现在没了,现在让他的儿子继承皇位,也算对的住他了。”
“但前提是要资质不错。”
“否则.....”
原来,朱元璋二十五年前,在泰山封禅登基时,天上忽然掉下一块玉石到他面前。
刚开始他并不知晓这是什么玉,于是他翻尽了古书典籍,终于在一本奇书上看到了一段话。
“玉者,通灵也,血可亲测之。”
于是朱元璋割破了手,将血滴在了玉石上。
下一秒......
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些很多画面。
后来朱元璋才知道,那些画面是他的前世,他混的最好的一世,是五代十国的一个兵马大元帅。
画面的最后出现了一些情况。
【姓名:朱元璋】
【身份:大明开国皇帝】
【武力:86/95】
【政治:100/110】
【统帅:105/105】
【民生:60/88】
【智谋:90/100】
【评价:圣君】
PS:后面的数值表示此人的上限程度。
......
一生堪称传奇的朱元璋在看到这些后,也不免露出了骇然。
但随后非常满意玉石给出“圣君”的评价。
要知道“圣君”这个评价,可是上天对他的认可,不是什么臣子百姓比的了的。
不过很快朱元璋就陷入了沉思。
因为这块玉石展现出来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第一,这个人确定是人前世今生的,那会不会有地府阎罗,神仙鬼怪呢?
第二,通过玉石可以得知此人的能力如何。
光是这两样,就打破了朱元璋以往的认知和认识。
正当朱元璋想通过玉石来筛选出能力强的文臣武将时,却发现这块玉石对其他人根本没有用,包括当时的皇后,他也叫来测试了,同样是没有反应。
直到太子朱标有一天不小心碰到时,他的脑海中才又出现了画面。
这时朱元璋看到了朱标的前世。
原来,朱标在唐朝时是一位状元,能力也是不错。
【姓名:朱标】
【身份:大明太子】
【武力:35/55】
【政治:30/90】
【统帅:20/85】
【民生:28/100】
【智谋:45/92】
【评价:明君】
PS:后面的数值表示此人的上限程度。
......
看着朱标“明君”的评价,朱元璋也是暗自点头。
特别是看到朱标在民生这一块的能力比自己还要高时,非常的高兴。
因为现在仗已经基本打完了,如何把国内的民生搞起来是关键,所以朱元璋觉得立朱标为太子是非常正确的。
虽然说朱标现在的能力还是有些差,但日后经过自己的调教后,肯定能成长到明君的标准。
这一刻朱元璋也明白了那块宝石的作用。
无非就是要朱家人的血脉才可以呈现的出他的前世今生和能力来。
不过,朱元璋并不打算测试其他儿子了。
因为现在的朱标即是自己的长子,又是上天认可的明君,那自己又何必在徒增烦恼呢?
于是朱元璋便把宝玉封存了起来。
朱元璋想的是,待自己将来快要死时,再把这块宝玉交给朱标,以后让他凭借着这块宝玉选出合适的继承人,那么大明必将可以传至千秋万代。
这一切都是朱元璋计划好的。
事后,朱元璋也问过朱标是否看到过一些奇怪的景象,后者表示说没有。
这时朱元璋明白了过来,这异象只有自己能够看到,或者说只有皇帝能看得到,其他人是看不到的。
......
但朱元璋千算万算,也算不到朱标会壮年而死。
而他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明君,一夜之间化为了乌有。
这也是外界不明白为什么朱元璋如此伤心的原因。
因为只有他朱元璋自己知道,他一夜之间不但失去了他最爱的儿子,大明还失去一个明君。
而现在;
在看到如此懂事的朱允炆后,他才会想到让宝玉来测试其能力,因为如果朱允炆的综合能力还不错的话,大明的江山交给他也不是不可以。
但已经自私过一次的朱元璋,不想再自私了。
所以他下了旨让所有藩王回京,接受玉石的测试,如果测试中真的出来了一个资质非凡的藩王,那他会为了大明千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