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自惠文王开始,历代秦王都会定期找墨家巨子谈论天下之势,虽然不是具体事务,但却涉及治国理念。秦始皇也不例外。
但这次秦始皇却吃了闭门羹。
“启禀陛下,巨子正在闭关。巨子最近得到大机缘,在大道上有了新的感悟,如果没有思考到想要的结果,他是不会出来的。”
秦始皇看着巨子的洞口,道:“巨子出关立即禀报!”
众弟子轰然称喏。
“巨子之前见过哪些人?”始皇帝问护军都尉。
“巨子一直深居简出,这段时间除了墨家弟子外,只见过两个人。一个是御史张苍,另一个是公子辛。”
“辛?”秦始皇有些意外,这时他突然想起之前这个儿子去太庙举鼎来着。
本来想召见他,但因为奏章太多,又忘记了。
“传我谕旨,召见公子辛!”
护军都尉应声而去。
公子辛接到旨意也有些惴惴不安,难道皇帝终究还是要翻吕家的旧账?
很快公子辛被带到了章台宫,皇帝正站在楼阁上看着远处的城郭和渭水。
公子辛赶紧跪下行礼。皇帝看了他一眼,示意他平身。公子辛站在距离皇帝七步之外,等候他说话。
“小雉,你认为大秦比之夏商周三代如何?”
“陛下德比三皇,功高五帝。我大秦自然比三代更加强盛!”
“世人皆以为朕贪得无厌,平灭六国。但若非天下一统,这战国乱世还不知要继续多少年。”
“我大秦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世界之大都没有如此疆域。这都是朕辛苦半生为你们打下的江山!”
“周边再无强大敌人,后世子孙尽可享受太平!”
公子辛看着秦始皇志得意满的模样,不由撇了撇嘴角。
“怎么?似乎你有些不以为然?”秦始皇虽然看着远方说话,但余光却一直注意着他。
“不敢!陛下,儿臣新得世界地图一幅,献给陛下,请陛下御览。”
公子辛从怀中取出系统中兑换出的世界地图,交给旁边的内侍。
内史仔细检查后,由两人摊开地图,呈给秦始皇观看。
秦始皇一眼看出大秦的疆域,却只占地图一角。
再细看,疆域内的山川河流均标注非常清晰,比石渠阁的地图要精细百倍。
他眼光往上,看到了几字形的黄河,那个蒙恬和扶苏正在攻伐的河套地区,一条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再往西标注的河西走廊,以及小国林立的西域。
如果地图是真的,那秦军的脚步就不应该止步于阴山,秦始皇陷入了沉思。
半晌之后,秦始皇回过神来。
“你过来,让朕好好看看你!”
公子辛碎步向前,走到秦始皇三步处停下,仰头看着他。
秦始皇仔细端详着他:“你与你母亲没有多少相似之处,倒是与朕幼时有几分神似。”
“前几日你去太庙了?”
“回陛下,儿臣途径太庙,看见雍州鼎思及先王,所以想试一试。谁知就举起来了。”
“你这举动倒真有几分武王风采。”
“后来你又去石渠阁见了巨子?”秦始皇又问。
“是,儿臣本是找张苍,偶遇巨子。我向巨子请教了一些墨家学问,巨子还夸我有天分。”公子辛嘿嘿笑道,并没有说给巨子灌输物理思想的事情。
“你可知巨子回去之后就闭关了?”
“儿臣不知。”
“既然巨子都夸你有天分,那么你对天下局势有什么看法?大秦要用哪种思想作为治国之本?”
公子辛一惊,他没有想到会被问这个问题。
“怎么?没有想过?”秦始皇追问。
“恕儿臣斗胆,我觉得诸子百家均不适合作为大秦治国之本!”
这个答案出乎意料之外,秦始皇玩味的看着他,原本以为他会说墨家。
“莫非在你看来,儒法墨道等都不值一提?”
“当然不是!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上千年来诸夏先贤殚精竭虑苦思总结而来,儿臣一介小儿,岂敢冒犯?”
“我的意思是,如今的百家诸子没有了胸怀天下的气度,却只为了蝇头小利纷争不休。他们所说的学说只是为自己牟利,并不是为了天下大治。所以儿臣认为,诸子百家均不适合作为大秦治国之本。”
秦始皇看着他,若有所思,最后竟笑了起来,而且越笑越大声。亭台楼阁下的宫女侍卫都好奇地向上张望。
其他人自然不知道,秦始皇心里很开心,自己的皇子之中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开窍的人。
扶苏那个家伙,被儒家的人带歪了,空有一副仁者之心,却看不到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涌动。他想着罢兵休养生息,却不知磨平牙齿的老虎连狗都不如。
胡亥倒是喜欢法家思想,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