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闪烁。
陈子宁在一个村落之中赫然出现。
一出现,就是感觉到恶臭和炎热。
岛上,正是夏季。
这里是东藩岛的北港。
天启二年时,大海盗头目颜思齐从倭国渡海而回。
决意发展东藩抗拒倭人。
在北港这里是有河流通海,天然良港。
颜思齐陆续迁三千余人来此。
修井字型营寨,立高台,分列十寨。
逐渐形成几十个村落。
但一直到天启七年,北港这里发展还是不尽如人意。
主要就是缺乏贸易用的拳头产品。
经济缺乏活力。
农耕发展受到高山人的干扰。
还有疫病流行。
颜思齐也是枭雄人杰,可惜在这里一筹莫展。
甚至在天启七年时,自己也染上了疫病,一病不起。
颜思齐死后,郑芝龙收拢了颜思齐的海盗残部和船只。
同时接收了大海盗李旦在岛上的银库。
势力急剧膨胀。
但郑芝龙的基业在福建中左所一带,也就是后世厦门地区。
那边是大陆,补给人员和物资方便。
东藩北港这里郑家直接放弃了。
一直到几十年后,郑成功在大陆反攻失败,厦门不保。
急需落脚点的郑成功,率庞大的舰队迁大量百姓前来东藩。
同时击败了荷兰殖民者。
将东藩真正纳入华夏治下。
所以几百年后,郑成功还是两岸共尊的豪杰,复台的民族英雄。
……
“族长回来了?”
“走了三天,我们还以为你出事了。”
看到陈子宁,一大群破衣烂衫的族人都围了过来。
陈氏是福建大姓。
陈子宁是这个村落陈姓一族的族长。
整个村落有一百一十户,六百五十人,全部是陈姓。
其中,壮丁三百五十人,妇人和孩子三百人。
几乎没有老人。
毕竟当初迁台时,老人很少愿离开故土。
就算有一些过来的,几年间都纷纷死于疫病。
陈,林,张,吴,李,王,黄……
这些都是福建大姓。
尤其以陈,林二姓为多。
岛上三千人,十几个姓,林和陈二姓最多。
自海盗头目们陆续离开,岛上基本上就是家族自治。
各个村寨推出族长管理族务和各种事务。
最近岛上又是大规模流行疫病。
储粮严重不足。
人员损失很大。
陈家村这里,也是损失了几十人,现在六百五十人是最后的人手。
眼前的人,衣衫破烂,面黄肌瘦,双目无光。
很多人在发热,咳嗽。
或是拉稀不止。
远处的河沟附近,新立的坟头还没有长草,新土看着触目惊心。
甚至有不少婴孩尸体,按旧俗不能入土,就丢弃在坟包附近。
看起来惨不忍睹。
原本的陈子宁,对这样的局面毫无办法。
现在的他,却是胸有成竹。
“族长,那个红毛商人把我们的瓷器买走了没有?”
问话的是陈子仁,陈子宁的庶出堂兄。
“是啊,”另一个叫陈光甫的族侄说道:“连阿仁叔家里的尿壶都拿走了,红毛商人也要了吗?”
陈家村里的瓷器其实不多。
都是迁台时,各家怕岛上买不到,咬牙在福建那边购买。
都是视若珍宝。
毕竟岛上只能烧一些粗劣的陶器。
瓷器还是相当宝贵的。
要不是陈子宁是族长,又说有红毛商人要购买,换粮食和药材。
这些族人未必会舍得交出来。
“今晚会有人送到我院里,我先带了药材回来,各家有病人的,在我院外排队等候。”
看着族人们怀疑的目光,陈子宁没有解释太多。
陈子宁接掌族务时间不久。
年龄不大。
所以威信不高。
现在是竖立威望的最好机会。
“不排队者,不给药。高声喧哗者,不给药。造谣生事者,不给药。对族长不恭者,不给药。”
陈子宁目光肃然。
并没有因为族人惨况就直接给吃食药物。
一转身,先回了自己的族长大院。
留下诸多族人,面面相觑。
……
说是族长大院。
其实和族人一样,都是茅草屋。
三间北屋,对面各两间偏房。
夯土墙壁,茅草屋顶。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