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了一个时辰,除了摇橹打水声,四下一片寂静。
这时忽然一阵隐隐约约地箫声传来。
仔细倾听,却发现那箫声曲调正是他先前吹奏的那首千年风雅。
箫声袅袅,随波沉浮,虽然吹奏还不熟练,但却已得七分神韵。
难道这方世界有人和他一样?
朱琰内心震动,连忙催促船翁顺着箫声飘来的地方划去。
竹篷船,尾迹粼粼,转过几道芦苇丛,便看到一艘舫船停泊在渡口。
朱琰定睛看去,那不正是自己早晨救过的那艘大船么?
只见舫船上有一少女正手执长箫,倚窗半坐,头上清风明月,足下灯影流光。
这少女潇洒酷似周翡,灵动又若碧瑶,不是明兰是谁。
似乎心有灵犀一般,在朱琰看向明兰瞬间,明兰也往他这里看来。
“朱郎君,好巧呀,又见面了。”明兰巧笑嫣然。
......
“这便到了须城渡口,小老儿要下船去附近村落采买一番,小官人若是有事请自便,咱们还是明早出发。”
船翁安排好,将船停靠在舫船旁边。
这时便见大船搭下来舷梯,一个中年文士出现在船头,抱拳拱手:
“密州赵明城拜谢恩公援手之恩,请恩公上船一叙。”
赵明城?这不是那谁么!
那谁来着?感觉已经到脑门上了,可一时又想不起。
“久仰,久仰,在下济州朱琰,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朱琰谦虚道,脚踩舷梯纵身飞了上去。
上船板,便看见大小两个美人站在舱口。
小的是明兰。
大的二十三、四岁,长得端庄知性,温婉优雅,浑身上下有一种清冷之前,可眉梢眼角之间偏偏又有那么一点小妩媚。
这气质怎么长得那么像三国机密里的伏皇后......
又一个和后世长得相像的人,难道相貌是一千年一轮回?
不知道潘金莲、李师师又长得像谁?
二女盈盈一拜。
“妾身李青照拜谢朱郎君救命之恩。”
“小女李明兰拜谢朱郎君救命之恩。”
卧了个草、槽、曹、糙、襙!
听到大美人自报姓名,朱琰内心激动到变音。
李青照呀!
千古名流呀!
难怪李亦安听着那么熟悉。
难怪赵明城听着那么各色。
可他喵的这不是水浒么?!
大碗喝酒它不过瘾么?!
大块吃肉它不香么?!
扈三娘她不野么?!
潘金莲她不骚么?!
李师师她不浪么?!
为什么还有这文的、雅的、婉约的?!
这还水浒么?
唉!你说来就来吧,为什么不早点儿来,这都已经......
朱琰看了看赵明城,又目不转睛地看向李青照,心底默默叹了口气。
见这英武少年直愣愣看着自己,李青照没来由一阵臊热,内心稍怯,低头微转,轻咳了一声。
朱琰这才发现失礼了,把头转向赵明城,发现他正眯着眼睛看过来。
“失敬!失敬!原来是天下闻名的李娘子,在下孟浪,还请见谅。”朱琰赶紧拱手作揖。
“恩公不必多礼,里面请。”
赵明城说着扶着他胳膊,把臂进入船阁。
......
船舱内两人隔案相对而坐。
赵明城这人长相不俗,白净富态,温文尔雅,只是看人地时候总是眯眼睛。
李青照、李明兰姑侄俩则在一旁点茶,双姝姿态优雅,好似两朵并蒂莲花。
点茶是一种沏茶方式,是把茶叶碾磨成粉末冲泡喝,说起来简单,其实这里面也有不少道道。
从开始选茶,再到碾磨细度,再到茶盏预热,再到煮水温度,再到倒茶和搅拌方式,最后观茶、闻茶、品茶,里面有不少学问,这也算是宋朝风雅之一。
“方才听说恩公是济州人士,不知在哪里高就?”赵明城问。
“惭愧,在下刚束发不久,还未任事。”朱琰说道。
“唐突了,鄙人目患怯远症,眼神不济,视物不清,只见恩公身形高大,却没想到这么年轻。”赵明城抱歉道。
原来是近视眼,我说怎么老眯眼睛看人,朱琰心说。
“不知者不怪,在下确实长得着急了些。”朱琰有意自侃。
果然听他说这话,正在点茶的两位没控制住喷笑出声,连忙掩袖遮颜。
“恩公谈吐风趣,不知在哪里进学?”
赵明城眼神微紧,他为人古板,最不喜欢人卖弄口舌。
“并未进学,家父公门为吏,在下无缘科举,学而无益,只是粗浅认识几个字。”朱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