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吧。”
一股无形之力,将太初手里捧着的经文托起,不多时,一个声音响起。
“好经文。”
萧三粗略一阅,发现这《红尘经》的确不凡。
太初不愧是根脚深厚的大气运者,只用了百年时间,就著了一部蕴含天地至理的经文。
这是出乎萧三预料的。
虽然出乎预料,但萧三可不是那种不遵守约定之人。
他没有多想,收下此经文,说道。
“你去吧。”
太初深吸一口气,后退半步,恭敬一拜。
“多谢神君。”
这一拜,同样是真心实意。
百年著经,在外人看来,或许是对太初的惩罚。
最初太初也是这么想的。
但如今经已经著成,他的想法却是变了。
著经不是胡言乱语,而是有感而发,他沉浸心神,感悟天地,长久以来,终于再次找到了修行的初心。
所以,才著成了《红尘经》。
这个著经的过程,对他的心境来说,无疑是一种洗练。
一步经文著成,他反倒是更上了一层楼。
“这是神君对我的提点之恩。”
太初内心赞颂着萧三的伟大。
“去吧。”
萧三的声音消散了。
太初缓缓起身,再次对着城隍庙的方向拱了拱手。
经历了此事,他对于地府,不仅仅是敬畏。
更有一种发自于内心的尊重。
他能够感觉得出来,这个帝都城隍,乃是一个有大慈悲,大德行之人。
温润如玉,如翩翩君子。
如此地府,他竟然还妄想试探,实在是可笑。
收拾心情,太初转过身子,看向众人。
就在他转身的刹那,眼眸之中,却是闪过一抹寒光。
他已经从著作经文时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的心境之中走出。
如今面对现实,他心中只有冷意。
“拜见天尊……”
其他两教弟子,见他如此,纷纷变了脸色,连忙行礼。
先前他们肆意叫嚣,试图干扰太初。
但太初不仅没有被-干扰,反而打破樊笼,顺利走出。
这便让他们不敢再乱说话了。
太初是何等身份?
真要是收拾他们,那么一个都别想活着。
“城隍庙清净地,本尊便不与你们计较了,只是尔等这百年来,对我仁教所做之事,却不能善了!”
太初虽然一心著经,但这并不代表他对外界的事情,真的就一无所知。
先前仁教弟子前来汇报,他虽然未曾理会,但是却将那些事情,全部化为念头,留在脑海之中。
此刻所有念头破碎,讯息涌入脑海,他对一切都了然于心了。
最重要的是,身为仁教教主,他最为敏感的,便是仁教气运。
百年时间,仁教气运居然足足跌了一成!
先前就跌了两成,一成是天地业力侵蚀,他罪有应得,无话可说。
一成是因地府之事,导致许多人对仁教感官崩塌,所以流失,这让他心中不甘,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谁让他昏了头,要去得罪地府呢?
前两成的气运流失,已经足够伤痛,如今居然又流失了一成,他怎能接受?
尤其是这一成气运,都是两教趁着他不在,肆意打压仁教,所流失的。
如果他著经的时间再久一点,仁教气运还能剩下多少?
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神君让我不争为争,但我怎能不争?”
“修行之道,犹如逆水行舟,我已经踏上此路,稍有懈怠,他人便如狼似虎。”
“这口恶气,怎能不出?失去的气运,怎能不要?”
太初心绪澎湃,目光却是渐冷。
他背着双手,一步步的朝着外面的街道走去。
“得道年来八百秋,不曾飞剑取人头。”
“城隍未有天符至,且货乌金混世流!”
他逐渐远去,漠然回头,看向二教弟子。
这一眼之中,却是充斥着肃杀之气。
二教弟子脸色纷纷惨白。
而仁教弟子,却是眼中之中露出煞气。
“尔等等着!”
“祖师已经得了自由身,我仁教必然会将失去的夺回来!”
“尔等不当人子,休怪我们心狠手辣!”
五行山自然崩塌,仁教弟子将同门解救,气冲冲的离去。
很显然。
仁教的反攻要开始了。
“三教自今日开始,彻底撕破脸!”
不少修行者暗暗惊心。
刚刚太平了几百年,难道乱世又要到来了吗?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