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张开地的主动坦白,新郑的事情一下子变得简单了许多。有了他的证词,甚至是主动作证,易凡尘开始大肆抓捕各大家族的人。
叛乱之后,新郑城又变成一片血海。按照之前的约定,易凡尘并没有对主犯之一的张家下死手。虽然其他家族也狗咬狗说张家有问题,但易凡尘以张开地主动坦白并指证其他家族为理由对张家网开一面。只是将张家的所有财产没收,然后将张良夺官。
这样做表面上看似非常轻松,甚至连张开地也没有死。但有时候死可能比活着好过。至少对张开地是这样的。他的名誉已经毁,甚至于易凡尘主动留下他就是为了让他一边当榜样,一边当靶子吸引那些家族余孽的火力。
不久之后,真正的蒙恬与李斯也来到了这里,他们听到这里的发生的事情有些面面相觑。尤其是李斯,他差点以为自己被坑了,但幸好易凡尘并没有追究他的问题。
完成交接,他们带着韩非与卫庄一起回到了咸阳,与此同时一起回去的还有盖聂。
交待完新郑的事情后,易凡尘先是回到了赵国一趟,把吸引满仇恨的郭开献祭出去,成功让赵人的仇恨平定了下来。如此一来,赵国那边暂时也进入了安平期。
同时也是在这段时间里,赢政将韩非以谋逆之罪赐死,同时昭告天下,另外一位卫庄则被永远监禁在一座天牢之中。不用说,这其中肯定少不了盖聂与李斯的努力。不过,相反的是,李斯想让韩非死,而盖聂想让卫庄活。
于赢政而言,韩非必须死,但卫庄则是可有可无,自然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
几个月之后。易凡尘与王翦他们一起回到咸阳受封。
原本接下来应该是秦国消化赵魏两国的平静时期,但一次小小的意外却让秦王又大朝堂之上召集了群臣。而这件事正是与楚国有关。
“诸位,楚国传来消息,原本居于上风的李园最近被项燕三面合击,损失过半后开始转入防守。”李斯主动开了一个头。说明了此次朝堂的主要议题。
有了这个头,其他人的心思也顿时明白起来。不出意外,这是准备对楚国用兵。尤其是将军位,每次战争,都会有不少的封赏。现在楚国两边打力尽,看上去好像是一个让秦国趁虚而入的机会。
“哈哈!这李园还真是没脑子。我们大秦以一国之力独战赵魏两国也才打了一年,他这边打了快一年半,结果还打败了。”李信这边主动嘲笑起李园来。
秦赵之战与楚国的内战几乎同时开始,现在他们这边已经打完了。但那边还没有结束。李信的话得到了众多武将的认同。
毕竟他们秦国一以敌二还打败了对方,但李园却是在占据优势的情况还下还打了这么久,甚至有战败的可能性。两者对比自然高下立判。
“李将军,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国尉大人的智慧,能将赵魏的战略纳手股掌之中,你要理解。”王翦也少见的开起了玩笑。
“王将军,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李园怎么能跟国尉大人想比。”蒙武此刻也站了出来。
由于之前易凡尘刻意提拔过蒙恬,易凡尘可以说是对他蒙家有大恩之人。
“是是,王翦失言。”
“看到各位将军如此有信心,寡人甚感的欣慰。先生,此次楚国之事,你有何看法。”赢政并不介意将军们的小玩笑,相反,他很高兴。这意味着军心可用。
现在既然准备开战,赢政自然要听易凡尘的建议。
“王上是否准备对楚用兵?”易凡尘并没有说自己的看法,而是直接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此刻楚国内战,两边自顾不瑕。先生不觉得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吗?”
“良机是不错。但却非天赐,而是人谋。用兵之前,我想问王上,王上所求乃是万世之基,还是一世之业。”
两个选择,表面上看,这两个选择没有悬念。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然而,当真正面对这个选择的时候,许多人会不自觉的选择后者。万世之基又怎么样,如果不自己亲手开创的万世之基,帝王们绝不想看到。
曾经另外一个世界,许多强大的政权都是因为贪念一世之业而崩溃。最有名的,大概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符坚。有趣的是,这位也被称之为前秦霸主。可惜王猛死得早,没有劝住他。
“万世之基如何?一世之业又如何?先生之言,寡人有些不明白。以一世之业铸万世之基如何?”
赢政的答案并没有出乎易凡尘的预料之外。
“王上若两者兼得,并非不可能。但需要一些时间。我曾说过,取天下也许只有几战之功。但定天下,却远非一时之兴。此刻王上若想出兵灭楚,表面上看确实是一个大好机会。但机会也是对双方而言。”
没错!战争就是这样,机会从来都是对双方而言对等的。就像是之前易凡尘赢李牧的那次,如果李牧当时不是中计分兵,而是不管王翦的部分,直接猛攻易凡尘的大营,那就是他唯一可以赢的机会。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