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1:旗帜鲜明,万众瞩目,强推朱元..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这么多人,看不住一个少年,都等着掉脑袋吧!”

滁州,义军政权领袖,韩林儿行宫内,廖永忠大发雷霆后,喝令道:“还愣着干什么!马上找!”

“就算把滁州挖地三尺,也要把小明王找出来!”

呼!

所有人匆匆慌张离开后,廖永忠深深松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大侄子,既然跑了,就再也不要露面了。”

廖永忠脸上露出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轻松。

他领命离开应天府时,胡惟庸找到他。

告诉他,制政不想要一个活着的韩林儿抵达应天府。

他不想这么做,首先韩林儿和他们这些人的关系很不错,其次,如果做了他也必死无疑!

他都做好了陪韩林儿一起上路的准备。

可他又不得不做,他不能背叛制政。

现在这种情况,廖永忠觉得没什么不好。

……

应天府。

“停!”

缓缓靠近城门的马内内传出吩咐声。

马车停下。

身穿金丝锦衣的英俊少年弯着腰从马车内走出来。

韩林儿站在车辕上,看着新修缮的金陵城墙,崭新、恢弘、大气磅礴感扑面而来。

‘朱元璋的大势真的成了,当今天下,已是势不可挡了!’

1366年,十四世纪中叶,全球文明大变革分水岭的起始。

朱元璋金陵建极称帝,是华夏辉煌的开始。

也是华夏落后的开始。

就在这一时期,东西方的封建制度,分别走向两条不同的道路。

西方文艺复兴,走向限制君权,民族国家的道路。

而东方的明朝,走向更为高度集中,甚至病态的封建专制。

由于皇权的需要,病态的封建礼教禁锢出现。

此后明清两代五百余年,思想、文化、生活的禁锢,不断层层加码,这五百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五百年。

这五百年的华夏色调是灰白的。

直到五百年后,最为屈辱至暗时刻来临。

遭到外辱不断欺凌,有识之士才真正意识到,民族国家的重要性!

韩林儿看着金陵城,十分感慨。

他并非真正的韩林儿。

刘福通战败,真正的韩林儿受伤时,他就穿越了。

他本想乘机摆脱刘福通辖制逃走时,却落入了朱元璋手中。

朱元璋继续供着韩林儿这尊烫金的佛像,以此在义军中占据大义名分。

可朱元璋比刘福通更厉害。

直接把他安置在滁州。

不给他接近其集团文臣武将的机会。

这是刘福通所没有的精明,韩林儿在刘福通集团时,还有部分义军将领是直接听命韩林儿的。

在六年前被朱元璋救了后。

他就几乎被朱元璋半软禁了。

六年时间,他做了很多事情,想要改变历史上,韩林儿被朱元璋沉船杀于瓜洲的结局。

就如,在被朱元璋软禁在滁州之初,他就要求朱元璋,每年年节,必须带着义军的文臣武将来滁州拜见他。

当然,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人拜见。

每年年节,他都会亲自准备膳食,在年节时候,与朱元璋夫妇,以及义军将领,及其家人们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吃一顿年夜饭。

六年的付出,倒也不是没有收效。

他和朱元璋以及其麾下许多人,处出了叔侄感情。

当然,他也不会把生机全都寄托在所谓的感情上。

现在这个时候,那些叔伯们,也不会想到,历史上的朱元璋,多么的冷酷无情。

为了皇权,朱元璋是没有感情的。

或许只有对马秀英才会例外。

就算儿子,只要威胁到皇权,朱元璋都不会心慈手软。

这一点从朱元璋对待淮西功勋集团,以及历史上曾对朱棣动杀心,便可看出一二。

所以当朱元璋要接他来应天府的消息先一步送到滁州后。

他就从早谋划准备好的逃生通道逃离滁州。

他没有选择隐匿身份藏起来。

因为他很清楚,朱元璋的猜忌多么强烈,锦衣卫多么令人胆寒。

如果他逃生隐匿,朱元璋一定会命令锦衣卫,不惜一切代价追查他。

一旦追查到。

朱元璋一定会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秘密除掉他。

所以藏匿隐居,绝不是最好的选择。

相反,只有来应天府,把自己摆在天下人面前,才是最安全的!

“公子,该入城了。”

赶车老翁的提醒打断他,他笑着摇了摇头。

跳下马车,掏出身上所有的银子交给老翁。

“多了,公子多了……”

“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