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改造的纸张之后,刘轩就对印刷术有想法了。
如果要一本《论文》,如果制造一本书,虽然有现在的左伯纸,可以书写,但是抄写一本书,要耗费一个人大量的精力,这就导致了书必然会贵,很多平常百姓家,就难以承受价格了。
印刷术是天朝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再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由于印刷技术比较简单,刘轩也大致的了解,所以,就没有利用系统了。
“典韦,派人去找南郑城中的会雕刻的人,找技术好的那种,多找一些。”
“诺!”
趁着典韦找人的功夫,刘轩用笔,在左伯纸上写下自己记得的活字印刷术的步骤,以前在书上,刘轩曾经看到过,需要慢慢回忆。
宋朝的活字印刷术,是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
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
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
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
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
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
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胶泥,现在也没有,刘轩准备先用木块替代。
药剂,是由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现在并无松脂,纸张也不多,纸灰也不好找,所以刘轩先不用药剂,看看情况如何。
一个多时辰之后,典韦就带着二十几个工人来了。
刘轩清了清嗓子,大声的说道:“孤,给你们一个发财的机会,你们想不想要?”
二十多人,都愣了愣,然后异口同声的说道:“想!”
刘轩沉吟道:“你们给孤雕刻字章,长宽高各半寸的方木块,一个木块上雕刻一个隶书文字,记住,字要凸出来,大概和一个五铢钱边缘的厚度差不多,现如今所有的文字都要制作出来!不过你们先雕刻论语之中的字,做好之后尽快送给我,其他的可以慢慢来。这种事耗时耗力,你们可以找其他人帮忙,做好之后,孤重重有赏!”
“多谢殿下!”
刘轩再次叮嘱之后,众人就离开了。
由于是刘轩的吩咐,所以那些工人们,不敢怠慢,所以,第二天,他们就赶制出来了,《论语》全文的字,还赶制了好几套。
“嗯,做的不错!典韦,给他们些赏钱,这些人,你记住,以后孤需要他们做事”刘轩把玩着字章,见其上雕刻的汉隶颇为标准,满意的点了点头。
“诺!”
但是典韦很疑惑,他不知道这些章有什么用,疑惑道:“殿下,您这是要干什么?俺典韦没读过书,看不懂。”
“你先别说话,跟孤来!”刘轩提着包裹来到书房中的地上,对着典韦吩咐一声,便将字章倒在地上,开始整理着。
刘轩如今要做的,便是印刷书籍,不完善的活字印刷术。
论语全篇一共一万五千余字,而不同的汉字,大约在一千三百五十左右。
若是一个一个字的寻找,肯定耗时耗力,所以刘轩便先将这些字章给整理出来。
按照二十六个字母读音,将这一千多个字,分成二十六份。
典韦,看着刘轩在地上挑挑捡捡,疑惑不已:“殿下,您这到底是在干什么?”
刘轩一边挑拣木块一边说道:“你现在帮不上忙,先给我掌灯,屋内不够亮,等会有得你忙的!”
挑拣了近半个时辰,刘轩才终于将这一千多个字章,按照二十六个字母读音,给分成了二十六份。
随后,刘轩又取出几张纸片,上面分别书写着从一到二十六个数字,分别放在这二十六份木块边。
刘轩伸了个懒腰,坐到了案上,对着典韦说道:“待孤休息一会儿,待会我说要什么字,你便拿给我!”
典韦闻言,便觉得头大如斗:“殿下,看起来这里有这么多的字,俺还不识字,就算俺能找,这也得找很久才行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