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去看天朝八十年代的香港武打片,往往会觉得里面的人很傻。
像个傻子一样互相转圈圈,也好意思叫高手?
甚至有一段时间,很多人大放厥词,说天朝功夫练习所谓的套路完全没用。真正打斗起来谁管你套路?谁会傻乎乎的往你套路里钻?
其实这么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煞笔。
拳皇和毒奶粉这两款游戏玩过的人不少吧?
就以这两款游戏来举例说明一下。虽然实际不同,但是道理都是相通的。
想要成为拳皇高手,或者毒奶粉对战高手,必须经历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就是练习连招。
不停的连招,甚至是一直被人推崇的无限连招,一连到死。
连招是什么?就是套路。
天朝功夫里的套路,西方称呼的“组合拳”,甚至游戏里的连招,其实都是一回事。
只要对手中了第一招,后面的招式就环环相接。到时候就不是你想不想往套路里钻,而是你不得不往套路里钻。
而至于怎么让对方中第一招,那就看个人自己的本事了。
至于天朝八十年代功夫片里,打斗前先转圈圈,说实话,那才是真的懂功夫的人拍摄出来的。
那个年代拍电影,用的武术指导都是真会功夫的。他们自己都有组成帮派,叫做龙虎武师派。那可是能和香港本地黑社会对抗的帮会。
当年张雪友被人用枪指着脑袋逼迫去演戏,程龙大哥去谈判,背后站着的,就有龙虎武师派。
因为有真正的内行人指导,所以那年代的香港功夫片,打斗前都要转圈圈。为什么?为什么了观察对手!为了寻找机会!
还是用毒奶粉举例。
毒奶粉里PK对抗,开局怎么打?要么一开局就狂冲上去,各种技能。这样的好处是一上去就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往往能瞬间站到上风。
可是坏处也有,如果对方有准备,更牛逼,往往这样做的人死的也更快。
所以除开这种打法,还有第二种比较谨慎点的打法,那就是一开局先跑。跑开后各种状态开启,然后靠近,跑来跑去的寻找机会出手。一出手打中后就是连招!
这是游戏,然而现实中的打斗也是一样。要么一下就冲上去,瞬间分胜负。要么就是互相观察,互相寻找对方的破绽。这也就是为什么会互相转圈圈的原因。在转圈圈的过程中,一旦一方暴露出破绽,另一方就会瞬间扑上去,撕碎对手。
你看拳击比赛,也很少一开局就扑上去打的。大家都是先拉开距离,互相试探,然后才开打。
所以开打前的转圈圈才是最重要的,不能有丝毫分神。
然而围观的人群不懂。他们觉得这种转圈圈就是特别傻的表现。
人群不停的唏嘘,还有人咒骂的。但两人都充耳不闻。
最终还是林烨先忍不住。
毕竟是别人的地盘,那边还有一个没有丝毫战力的刘亦非。自己再继续耗下去只会让局面变得越来越坏。
脚下一动,林烨就扑了出去。
静若处子,动若疯狗。
这一扑并不是完全的直线。林烨脚下步伐也在不停的变化,反映到身上就是身体在不停的左右摇摆,让对手摸不清自己出拳的方向。
“啪……”
林烨扑近对方,一拳划着弧线朝对方头上打去。
杨哥反应也是迅速,一只手一摆,用小臂接住了林烨的拳头。
现在这年头,单纯的凭借一时的血气上涌就和对方去打去拼,在对付同样什么都不会的对手时或许还有用。但是对于真正的打手精英,就不够看了。不管什么帮派的打手精英,谁没有练过几下?
在大帮派,都是专门养着一批人,平日里也不做别的,就是专门锻炼身体,学习格斗。杨哥能在道上混到如今的地位,那都是一拳一脚打出来的,自然也是练过的。而且身经百战,反应更是没的说,远超一般人。
然而杨哥刚接下林烨的一拳,心里就知道不好。
拳头太轻了。
高手过招,对手拳头轻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证明对手这一招不过是虚招,真正发力的往往是之后的招数。
果不其然,林烨的拳头被接住后,脚下弹起。
弹腿!
脚下狠狠的弹过去,杨哥匆忙同样抬起一只脚来拦截林烨的弹腿。
然而毕竟是仓促间的拦截,力道根本不足。
双腿相撞,杨哥顿时脚上一痛,“蹬蹬蹬”往后退。
中门大开!
林烨冷笑,弹起的腿顺势下落,踏在地上,一用力,身体追了上去。
抢中线。
人体正中间的那条线,被称为中线。印度三脉七轮中将之称呼为中脉。
如今杨哥身体失去平衡,中线大开,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一脚踏入生死线,双拳轰开是非门。中线是能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