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五章魏忠贤的恐惧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内廷,司礼监!

而身为议论旋涡中的魏忠贤,此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因为这一切源于对未来的恐惧。

他知道皇帝不喜欢自己,文臣要对付自己。

但,结果会这么样,皇帝却迟迟不表态,下最后的结果。

生也好,死也好。

他魏忠贤认了。

但,坏就坏在,皇帝的态度举棋不定,这事不怕不做,也不怕做坏,就怕隔在这中间最吊人胃口的。

如今宫中的太监们都被曹化醇清洗了一边,加上皇帝的态度摆在那,宫中的那些小太监们自然就会想躲瘟神一样,避开魏忠贤,所以别看他魏忠贤还是司礼监太监,但实在地位上还不如一个小太监,更别想能打探到外面的情况。

好在,还有一人惦记着魏忠贤,那就是刑部尚书周应秋。

吏部尚书与魏忠贤的关系甚好,算得上是魏忠贤的心腹,当看到满朝文武讨伐阉党,并且皇帝还把崔呈秀等人罢官,毅然摆出一副要对阉党下手的架势。

所以吓得吏部房壮丽在下朝之后,就急匆匆的来到司礼监拜访魏忠贤,商量如何挽救当前的危局。

“唉,新皇帝这是容不下咱家啊!”

魏忠贤听到房壮丽给自己讲述今日朝堂发生的事情后,顿时背靠坐在椅子上长叹了一口气。

这崔呈秀算是他最后的一张牌,现在连崔呈秀都被皇帝赶回老家了,那么他魏忠贤,就真真正正成为一名孤家寡人了,别说与外面的文臣斗了,就连自保都难了。

房壮丽见魏忠贤唉声叹气,脸如死灰的样子,他便问道:“九千岁为何如此沮丧,事情还没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这陛下还没下定决心吗?去陛下跟前求求情,或许还有机会!”

“这....呵呵,算了不说了。”

魏忠贤欲言又止,最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现在他满脑子都是这杨所修到底是何人?

既不是东林党,而且在平日里自己跟他毫无过节,怎么他倒是第一时间跳出来弹劾?

事出突然,必有妖!

这背后肯定有人在幕后指使。

而能指使杨所修的人,最大的可能就是新皇帝。

也只要皇帝能让杨所修冒着身家性命的风险,做这些事情。

想到这里,魏忠贤很想对皇帝说:“陛下,你真要置我老魏于死地不成?我对大明可是忠心耿耿的啊!你当初继承皇位那么顺利,皆因我从未设置障碍之故。”

如今可好,你皇帝之位刚坐稳,就要对我老魏卸磨杀驴了?

锦衣卫、东厂、司礼监、御马监等都一一被你清理干净了,如今连朝堂上的崔呈秀也被罢官,那么接下来就该我老魏了吧!

魏忠贤心中暗暗想道。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果然印证了魏忠贤的猜想。

在天子恩准崔呈秀回乡丁忧之后,吏部主事钱元悫上疏参魏忠贤一本,疏中直言道。

“魏忠贤称功颂德,遍于天下胜于王莽之妄行符命,列爵五等,畀于乳臭,胜于梁冀之一门五侯...........其党吴淳夫、李夔龙、由吉、阮大铖、田尔耕、许显纯、崔应元、杨寰凡等人朋比为奸,种种罪恶,万剐不足以尽其辜!”

疏中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将魏忠贤和其党羽跟败秦的赵高,篡汉的王莽和乱汉的董卓等弄权的奸臣和宦官比,请皇帝将他们一个个罢官夺爵,使朝廷肃清,海内允服。

朱由检看到这份言辞激烈,愤填膺的折子,并没有过多的态度,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堆砌辞藻,空洞无物。”

说完,就将这份折子放在一边,但对钱元悫却未做任何处置。

皇帝的态度无疑给了朝臣一个很明显的信号,上书弹劾魏忠贤是正确的,只是没有找到更好、更具体的罪名罢了!

这样一来,朝庭内外情况更加暗潮汹涌,上奏弹劾对魏忠贤的奏本越来越多。

而看到群臣汹涌的魏忠贤,此时此刻也不淡定了,整天坐立不安,但他还幻想着,新天子不会对他老魏动手的,毕竟他是有功于大明的。

不过,接下来一事就给他这个高高在上的九千岁一个闷棍!

打得他昏昏沉沉的。

那就是在九月的二十四日这一天,国子监司业朱三俊毫无征兆的上疏弹劾自己的学生,国子监的监生陆万龄。

疏中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总的来说,就是陆万龄为了升官向魏忠贤献媚,说魏忠贤功比孔子,在大禹之下,孟子之上,还建议将魏忠贤的雕像移入国子监。

魏忠贤得到消息后顿时惊恐万分,当日连夜进宫,向皇帝表示,此事与他魏忠贤无关,更知道自己不可能跟孔圣人相比,只是陆万龄这个书生搞出来的事,请皇帝重重责罚!

朱由检对此并无没有太生气,只是跟魏忠贤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安慰安慰一下魏忠贤,并言此事断非你所为。

魏忠贤听到皇帝的表态后,这才放下心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