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61章 捧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到了第二日,胡惟庸涂脂抹粉,把自己打扮成病重的模样,时不时还咳嗽两声。

让下人搀扶着,来到中书省上班。

他一露面,众多淮右帮官员终于有了主心骨,六部官员立刻围拢过来,一个个眼泪汪汪。

他们这段时间被浙东帮欺负惨了,都想着胡惟庸能率领他们,跟杨宪干一架!

胡惟庸老奸巨猾,能不知道他们心思,言语之间打起太极,不主动、不拒绝、不承诺、不负责。

渣男原则用在朝中,那也是杠杠好用!

胡惟庸做出全心全意扑在公事上的样子,众臣一看,心凉半截,汪广洋怂了,李文忠怂了,现在胡惟庸也怂。

淮右帮的大佬,怂传染么?

这一天,浙东帮弹劾淮右帮三十二人,朱元璋下旨,惩处二十九人。

往常弹劾,一告一个准,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少三个?

杨宪有些纳闷,淮右帮也很纳闷。

又一日,浙东帮弹劾淮右帮二十五人,朱元璋下旨,惩处十八人。

少了七个!

这下包括杨宪在内,浙东帮蒙了,心说,难不成陛下认为他们弹劾太多,生气了?

淮右帮更蒙,这群没人管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不知道那就问呗,毕竟都是淮右老乡,一打听,明白了,感情这十个人,晚上都去了胡惟庸府!

摆明了是胡惟庸帮忙!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登门拜访吧!

一时间,右丞相府门庭若市,收礼无数,就这样又过了一天时间,杨宪也明白了。

那就接着干!

这年月,皇帝不想处理的奏章有个说法,叫留中,就是扔皇宫,不回复上奏之人。

但是上奏之人,有资格问为什么。

杨宪试探性的派人上奏,中心思想就一个,那十个人陛下为什么不处理啊?

朱元璋接到奏章,有点蒙,因为他没收到那十个人的弹劾奏章!

杨宪怒了,胡惟庸不过就是个打下手的右丞相,居然敢截留奏章!

他立刻来到中书省质问胡惟庸,胡惟庸一阵咳嗽,还不知道从哪弄的染料,装的自己好像咳出血似的。

颤巍巍告诉杨宪。

“我特么每天处理公务都处理不过来,谁管你们浙东帮的弹劾奏章?我没截留,你不信自己查去。”

看着胡惟庸这幅病重坚持在岗的“社畜”样子,杨宪真是唉我擦了。

他也不纠缠,又跑到通政司,通政司一查,那十本弹劾奏章送到通政司了,但是丢了。

奏章丢了!

杨宪险些气疯,登时破口大骂。

他在骂,通政司官员火气更大。

通政司这种小衙门,就负责传递公文,但特么分皇帝!

明朝后期有内阁,宫里还有司礼监,真正需要皇帝批复的奏折不多。

但现在是明初!

皇帝是事必躬亲的工作狂朱元璋!

仅仅洪武八年正月,短短八天时间,通政司一共收到全国各地1253份奏折,涉及3147件事!

还不算浙东帮的弹章!

这些奏折全都要交给中书省阅览提建议,然后呈送朱元璋审核批准。

如果朱元璋对中书的建议不满意,或者需要咨询六部的意见,那就不知道要跑多少趟了!

那是八天啊!

通政司皇宫、中书、六部各种跑,平均一天工作16个小时,跑500多个来回!

比特么中书还“社畜”!

丢十份弹劾奏折怎么了?

有公务重要么?

通政司这群官员,脖子一梗,丝毫不给杨宪面子,就一句话,有辙想去,没辙死去!

杨宪叫嚣着,“我要弹劾你们!”

通政司:谢谢奥,早都不想干。

通政司官职低,俸禄低,工作忙,死猪不怕开水烫,杨宪被气的,吐血的心都有了。

其实这些奏折没丢,而是胡维庸让毛镶帮忙,亲军都尉司在通政司的密探,偷偷把奏折烧了。

这种小把戏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杨宪和胡维庸都明白。

杨宪看不清现实,命令手下继续弹劾,胡维庸已经确定,要搞死杨宪,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胡维庸准备动手的时候,曹国公李文忠先动手了!

李景隆写的那封奏折,摆上了朱元璋的案头。

中心思想:中书只有一个宰相,还生着“病”,公务繁忙,难免出错。

过年时见到了han国公李善长,看他病体好转,精神不错,李文忠请朱元璋下旨,给李善长恢复工作。

恢复什么工作?

当然是汪广洋留下的左丞相之职!

奏折一上,朝廷风云突变!

杨宪这个恨啊!

刚刚搬倒汪广洋,李善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