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53章 大朝会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曹国公府人口不多,但是身份贵重,大年初一,全家人换上吉服,进宫参加一系列庆祝活动。

首先便是太庙祭祖。

李文忠因为是皇帝的义子干儿,位在众臣之前,皇子之后,享受的待遇和诸位王爷也差不多。

祭祀大典,威严肃穆,华贵隆重,

朱元璋领祭,祈求神灵庇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李景隆自懂事起,已经参加过数次,一系列的流程,自有礼部官员引领。

只要不乱跑不说话,保持一张死人脸,跟着所有人,不停的磕头,磕头,磕头也就是了。

祭告天地祖先之后,所有人都跟着皇帝返回皇宫,在奉天殿,举办庄重气派的大朝会。

其实就是各国使节进贡,宣读国书,然后臣子们轮番上阵,给皇帝送礼,说些歌功颂德、拍马屁的吉祥话,给朱元璋拜年。

这时候的大明是很牛X的,从称呼就可见一般。

比如拜占庭帝国,他们称呼大明为赛里思,是丝绸之国的意思。

波斯称呼大明为明尼斯坦,意思是强大的明帝国。

印度称呼大明为摩诃至那,意思是伟大的帝国。

这些国家距离大明比较远,大明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想象中的强盛国家。

距离近的,称呼就亲切得多。

倭国,称呼大明,爸爸。

高丽,称呼大明,爸爸。

安南,称呼大明,爸爸。

段氏云南,称呼大明,爸爸。

但是北元除外,只要不是刚被揍完,绝不叫爸爸。

外国使臣的谦卑态度,让朱元璋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大手一挥,赏赐丰厚。

待到臣子们献礼,曹国公府再次大大的露脸。

这一次的礼物,是一面精雕细琢,华贵非常的等身长镜。四周镶金嵌玉,玻璃背后也没有涂抹水银,而是真正的银。

一经问世,满场哗然!

镜子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晶莹璀璨,光彩夺目,但凡是能照到的人,各个分毫毕现。

就连马皇后眼角鱼尾纹里卡粉,都看得一清二楚。

众臣根本移不开视线,心说,难不成这就是传说中的照妖镜?

在得知镜子也是李景隆的发明后,众人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前有刘伯温发明玻璃、壮骨药酒和茉莉精油,后有李景隆发明千里镜、香皂、燧发火枪和镜子!

除此以外,还有创造性的文化中心,以及《甘一史弹》和数首绝妙好词!

他还是个帅哥!

李善长脸色苍白,咳嗽着看看李景隆,再看看自己儿子李祺,叹息一声。

徐达看向自己儿子,徐辉祖、徐增寿,叹息一声。

常茂扪心自问,叹息一声。

冯胜看着冯诚,邓愈看着邓镇,同时叹息一声。

生儿子这种事,应该是看点高点低,那就只能说明李文忠运气太好了!

他们不知道玻璃等物也是李景隆发明的,但这不妨碍他们继续胡思乱想。

有人想到,朝会结束,必须问问曲氏,她生孩子的时候,去的是哪间道观或者寺庙,拜的又是那路神仙?

还有人想到,朝会结束,必须问问刘伯温,他教学生用的是道术,还是仙术,怎么就让一个七岁孩子,聪明到不是人的地步?

还有人想到,朝会结束,必须拦住李文忠,无论如何都必须让他答应结亲,先下手为强!

总之,所有人的想法都很统一,天下奇景,国运昌隆,李景隆赛高!朱元璋的大预言术,赛高!

当然,正在努力吃喝的李景隆并不知道,已经有很多人准备将女儿嫁给他,让他叫爸爸。

献礼继续进行,刘伯温、宋濂、李景隆,两位退休老干部再加上徒儿,同时起身,将一本烫金封面的书籍交给內侍。

三人跪倒在地,说道:“臣刘伯温/宋濂/李景隆,进献字典,祝我皇万寿无疆,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朱元璋接过一看,心说,这书的卖相着实不错,翻开扉页,就看见上边写着作者:李景隆。

朱元璋一愣,随口说道:“李景隆所作《字典》?”

明初朝中文人大儒颇多,像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杨宪等等,每一个都是饱学之士。

听见字典二字,众人微微一笑,眼神都有些轻蔑。

什么是典?

什么样的书能称为典?

那是具有垂范价值,能够用作规则、标准,甚至可以引申出制度、法律,需要人人信奉、遵守的大册!

可不是随便写本书,就敢用典来命名!

会被全国读书人群嘲的!

他们可以承认李景隆是天才,那些稀奇古怪的发明,他们也确实做不出来。

但字典,开什么国际玩笑?

李景隆难不成还能与孔孟和上古五帝时的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