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低着头,泄气的骑着马,送徐妙云回家,宫里朱元璋正在慈宁宫陪马皇后。
毛镶禀报过后,朱元璋略一思索就明白了,但他不准备说破,也不会责罚朱棣,因为这是个好借口,可以让马皇后死心。
只是这主意,忒也下作,到底是谁出的?
马皇后听的一头雾水,问道:“你去找棣儿回宫,半路上遇到惊马,差点撞到妙云。”
“两人就此相遇,这么巧?”
朱元璋强忍笑意,说道:“是啊,真巧,有句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嘛。”
马皇后说道:“可是橚儿也不差!”
朱元璋假装生气,说道:“别提他,想起他朕就生气。”
“眼看着关城门,到现在人找不到。”
“给他机会,他不中用啊!”
马皇后颇为无奈,心说,自己老公说得也对,明明是三人相亲,朱橚跑得极为干脆,现在被朱棣抢先,能怨谁?
......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此言不虚。
几日接触下来,朱棣对徐妙云陷入痴迷状态,被玩的透透的。
朱元璋已经下旨,让徐妙云陪伴朱棣,说白了就是让两人增进感情,准备结婚。
朱棣去草庐读书,徐妙云烹茶侍奉,周道妥帖。
朱棣回宫写作业,徐妙云红袖添香,还能帮他指出不足之处,学问比他好,当然只限四书五经。
朱棣闲来无聊,徐妙云知情识趣,谈天说地,优雅风趣。
朱棣被朱樉、朱棡欺负,心情不好,徐妙云可抚琴、可弹筝,可素手调羹,言语安慰,句句都能说他心坎里。
朱棣想下棋,没问题,徐妙云不只会下棋,“茶艺”那也是雨前龙井级别滴。
朱棣写兵书策略,研究徐达、李文忠等人的战法,徐妙云告诉他,毛毛雨啦。
朱棣在宫内骑马射箭,徐妙云一介女流,确实开不得三石强弓,但一手十字弩,百发百中!
校武场中,五十米外,朱棣胜,五十米内,徐妙云胜。
两人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惺惺相惜。
这段时间,徐妙云过的也很充实、愉悦。
朱棣野惯了,不守规矩,不讲道理,在贵族圈里名声并不好。
但是数日接触,徐妙云发现,这是一位豪气干云,眼界高远,文武双全的皇子!
徐妙云甚至认为,朱棣不比朱标差,甚至还要更强一些!
这是她梦想中的良配。
就是丑了点。
两人谈情说爱,几乎天天结伴同行,草庐里忽然多了个妙龄少女,还是超级美女,可盐可甜,可萝可御。
用李景隆的话说,就很开心。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十一月下旬,会所完工,栖霞山上,《牡丹亭》也排演完成。
检查过后,刘伯温、宋濂、朱棣、徐妙云、李景隆,遍洒英雄帖,满城勋贵都接到邀请。
十二月初一,秦淮河畔,帝都文化中心试营业,欢迎您携家带口,结伴同游。
经过近两个月的施工,李景隆和刘伯温鼓捣的这个文化中心,已经吸引了全金陵所有人的目光。
特别是邀请函发出当天,拆除了沿街的帷幕,露出雪白的水泥墙壁,两丈高,五里长。
墙壁上,是数十位画师,日夜赶工,绘制的从朱元璋从军,到建国的全过程。
画面恢弘大气,多有战争场景,旁边还有文字注解,一走一过,看着图画文字,就等于在接受忠君教育。
这是李景隆的主意,朱棣请的旨意,朱元璋批准的。
短短几天时间,这里就成了金陵一景,甚至有茶坊酒楼里说书的夫子,专门站在墙边,给不识字的百姓讲解。
还不是李景隆雇佣的,而是百姓看图画太精彩,想知道具体怎么回事。
夫子们因此找到了第二职业,讲好了还有赏银,比在酒楼说书赚钱。
不出数日,满金陵城都开始谈论此事。
就连百姓扯闲篇,都能讲个夜袭横涧山,智取和州、镇江保卫战,鄱阳湖之战......
若有人接不上茬,或者稍稍露怯,立刻就会引来全民鄙视。
更有甚者,听的热血沸腾,忠君思想占领高地,跑到皇宫内城门外,隔着大老远,就为了给朱元璋磕个头。
全金陵的百姓都开始歌颂朱元璋,赞美朱元璋,宣扬朱元璋,效果出奇的好。
朱元璋通过亲军都尉司,得知此事,分外高兴,竟然下旨,要在巳时,早朝之后,开放内城。
允许百姓来到皇宫门前,他要亲自接见!
巳时早朝结束,朱元璋带着满朝文武走上皇宫城头。
就看见皇城外广场上,密密麻麻,足够万余人!
再往远处看,从皇宫正门口,到内城门口,十里长街全是百姓!
皇罗伞盖出现,百姓们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