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计策说来简单,但其实极为阴险,一旦赵国这两位公子没了,老赵王也病逝,那赵国就是朝堂无主,裙龙无首,势必会乱成一锅粥。
剩下来的都不需要李斯多余描述,都能理解这里面的利益,赵国一乱,没有君王作为裁决,文武不合,绝对是极大的灾祸。
只要秦国出兵,赵国那边想要抵抗,文官那边的粮草资源发生纠葛,那就严重贻误战机,秦国岂不是随随便便都能打下好几座城池?
若是狠一点,可以咬下赵国半壁江山,若是疯狂一点,指不定抓住这一波机会能灭了赵国。
李斯说完自己的建言,就默默作揖低头,等待嬴玄的回应,同时心脏也在不断剧烈跳动,他知道,是起飞还是继续坐在这天天整理情报,就看这一搏了。
嬴玄起初眼前一亮,感觉李斯这主意不错,不仅仅是和郭开做交易,而且还要利用郭开为秦国谋得最大利益。
不过随后就以自己认知的历史一想,感觉这么做的话,似乎并不完美:“不愧是荀子高徒,此计甚妙。”
“可我有几个小问题,希望李斯能为我解惑。”
李斯神情肃穆,不敢有丝毫大意,他知道这位二公子看上去不过少年之貌,但已经被秦王政委任为罗网之主,那就绝非庸才,那敢轻视:“公子请问。”
“若如你之一策,先不提刺杀是否出现意外,假定刺杀完成,赵国内乱之际,我秦国贸然动兵,巨大的危机,是否会逼迫赵国凝聚一致?此其一也。”
“其二,再进一步假定,赵国朝臣哪怕面对我们秦国兵锋威胁仍旧乱矣,可秦国想要轻易胜之的基础,在于内乱的赵国朝臣互相拖延。”
“想要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就尤其需要郭开这种小人帮忙,可你以郭开的名义刺杀赵国长公子赵嘉,别的不说,郭开必定会被愤怒的朝臣围而剿之。”
这也就是嬴玄的思虑,从他所学习的诸多历史当中,找到类似的情况,比如由乱转而凝聚团结,由此察觉到李斯计谋的疏漏之处。
其实还有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现如今的秦国,没法大规模出兵,无法发动大型战争。
秦王政还是需要时间,收拢秦国权柄,处理好所有积压已久的朝政,方能举兵横扫六国。
当然,这一点肯定不能说就是。
李斯细细思索,不管怎么想,都没法给出相对完美的答案,豆大的汗珠,止不住在额前凝结。
他来到秦国后,就拼成功两次,莫非是事不过三?这第三次机遇,他抓不住?
越是这么想,他的心里就越是焦急,可人一旦慌乱,那种压力混杂紧张的情绪,反而更是堵塞思维。
豆大的汗珠流下,似乎才惊醒了沉心思考的李斯:“斯,请罪……斯自以为是,总觉得策无错处。”
“得公子点醒,方知自身疏漏。”李斯回过神后,无力的承认,自己的计策还不够完美,有太多疏漏的地方,让他尤为尴尬。
嬴玄倒是没有责怪,反而因为李斯的策略,想到了一个好法子:“无碍,李斯你也只是提议,若是提议都需要请罪,那朝会之上,可就无人敢说话了。”
“况且即使你的策略存在疏漏,但我们也可以来主动完善,托你之福,反倒是让我思路拓宽不少。”
“那郭开想要我们帮助赵迁坐上赵王之位,那我们就帮他,比起一个贤明的赵嘉即位,不如就让骄纵的赵迁即位。”
“而且我们完成了与郭开的交易后,他不是也得帮我们做一件事情么?那就简单了,让他送我们三万赵国士卒即可。”
“不需要太多,三万就行了,赵国自从长平之战结束,人口的窟窿就一直没有补上过。”
“有太多太多的良田,需要男丁去耕种了,这些年来,为何我们秦国隔三差五就要去打一遭赵国?”
“不是为了争那一城之地,也不是什么蚕食,所图的,就是战事一起,赵国就必须严阵以待,召集众多男丁,方能抵抗,由此废掉赵国的良田。”
“只要那位赵迁当上赵王,郭开指不定就能出任赵国相国,以相国的权柄,送我们三万士卒,再轻松不过,他必然愿意。”
“届时偌大赵国,空有良田,无人耕种,为之奈何?”
秦国自长平之战后,动不动就找赵国开战,真的不是闲得无聊,本意是缓缓废掉赵国土地。
所以这些年下来,秦赵开战,往往都是秦国主动掀起的,而且专门挑春播时节或者秋收时节,不给人耕田种地,也不给人收,等烂在地里。
这背后真相,还是麃公给嬴玄指出的,被嬴玄记在了心里。也让嬴玄深深感慨,这年代谋士的毒计,那真是杀人不见血。
这就是绝对阳谋,哪怕你赵国也知道,也清楚秦国的歹毒心思,可你就是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出兵作战,你不出兵,那秦国就不费吹灰之力攻城略地。
你出兵,那你就荒废良田,赫赫阳谋,堂皇正大,却又是那么的令人无力。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