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明买了辆三轮车,准备开始收破烂。
如果能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可以收到古董,他也不会选择收破烂这条路。毕竟说出去不好听。
但在这个普通民众不了解文物、把宝贝当垃圾卖的年代,收破烂反而成为收古董的最佳途径。真是讽刺!
为了行事方便,他没有进入物资回收站上班,而是个人操作。
一个收破烂的,没人会当回事,不需要怕被人举报投机倒把什么的,也落得自在。
当然,“收破烂”这三个字,说出去不好听,所以他没有告诉家人。
纸是包不了火的,等到家人知道后,他会甩出一叠十元大团结,让他们看看,一个收破烂的,挣的钱比那些所谓的体面工人多得多!
了解了各种废品价格后,韩春明就开始走街窜巷!
“收破烂。有破烂的卖!”
……
就算是收破烂,韩春明也把几十年后的经商思维用到里面。
遵循广撒网多捞鱼的原则,绝不长期呆在一个地方。
也不会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走。
他把燕京城划分成若干区域,设计了一条路线,每个区域最少呆一天,最多两三天,力求把该区域能收到的东西收完为止!
仅仅工作了一周,他就收到了一个汉代陶罐,两册明代古书籍,一个明代黄花梨面柜,一个清代高古瓷瓶。
可惜的是,只有汉代的陶罐,价值指数高于60,系统奖励文物修复中级技能书一本。让他的文物修复技能达到了lv3。
而且,这七天,他把收来的废品卖给物资回收站,赚了二十一块四毛五分钱。平均起来,一天有三块多的利润!
原来,只要你肯放下面子,为人机灵点,去收破烂赚的钱,也比做个普通工人强得多!
他现在的收入,约相当于10级技术级工资!
现在的绝大部分工人,就算已经在工厂做了几十年的,也达不到他这个工资级别!
他才刚进入这个行业,等到业务熟练了,赚得一定会更多!
某一天,韩春明收到了一本清朝末期某人的日记,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他看到了一段很感兴趣的内容,大意是:
八国联军攻入燕京城。
慈禧太后带着大批金银珠宝和文物,往西走上逃亡路。
途中,押送财物的人,偷走了近一成的财物,遁入山中。
被盗物品里,有上百件珍贵文物!
太后大怒,派人寻找,看到所有背叛者,被山中匪人拦截杀死。而他们盗取的物品并不在现场,可能藏在了山中某个地方。
那大批宝贝,就此消失!
当天,韩春明就去问关老爷了,有没有听说过书中记载的这件事。
老爷子说,听老人们说过,而且很多人都打过那批宝物的主意。
但百多年过去,没人找到。
……
时光如梭,1976年已成为历史,1977年到来。
程建军那次陷害韩春明,却偷鸡不成蚀把米,最后不仅被春明二姐骂,还被他喜欢的苏萌大骂!
自此之后,他表面上对韩春明和和气气,还是像以前一样是好哥们。
可实际上,他对韩春明恨之入骨!
他很想把韩春明踩在地上,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今天是周末,程建军休息,出去去找同事玩。
经过东直门附近时,他在街上看到骑着三轮车、拉着半车废品的韩春明,好奇之下,就偷偷跟了下去。
当他确定,韩春明在收破烂时,心里又奇怪又兴奋!
他奇怪的是,韩春明不是在面包厂上班吗?工资很高,48块5!怎么干上收破烂了?
兴奋的是,他知道苏萌是个很高傲、好脸子的人,如果她得知韩春明在收破烂,那他们俩之间,以后就彻底没戏了!
程建军顾不上找同事了,猛踩着自行车往前门楼子奔去。
他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四合院后院,刚停好自行车,顺了口气,就走到苏萌家门口。
“苏萌,在家吗?”
正在房间看书的苏萌,打开窗户,面无表情的说:“什么事?”
她这几个月来,是没有和韩春明说过一句话,但不代表他会给程建军好脸色看。
“苏萌,想向你借本书。对了,你知道春明换工作了吗?”
听到程建军说起春明的事,苏萌立即就问:“他换什么工作了?”
“刚才,我在东直门公交站附近,看到他在收破烂。他没跟你说过吗?”
“没有!”
“可能他觉得收破烂不体面,不好意思跟你说。”
砰!
苏萌直接把窗户关上。
几分钟后,躲在家里观察着苏萌家门口的程建军,看到苏萌出门,推着自行车走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