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十九年,岁在庚子。
此刻的大明,早已内忧外患,皇帝崇道弃政,轻信奸臣,边事废弛,军官贪墨,南倭北虏之乱渐起……
时年正月,蒙古右翼代表,济农亲王吉囊袭扰大同,明朝指挥周岐被杀,大同遍地狼烟。
六月,瓦剌部众袭扰边塞,七月吉囊再次入寇万全右卫,所幸被总兵白爵击败,这次失利也让吉囊的部众平静了整整两年……
芍药村,这是一个普通的村庄,隶属东山省宁津县治下。
村里总的不过几十户人家,大多数人家都姓林,或者姓刘,多以耕种为生,只有少数几户人家是猎户,靠打猎为生。
当然,至从嘉靖帝初期登基后极其重视科举,招揽贤能,因此村子里上私塾的孩子也多了几个……
村东一块田地边上,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坐在一块青石上,看着远处上私塾归来的一群孩子在田埂间蹦蹦跳跳,眼中露出了些许的恍惚……
曾几何时,他也是后世一所大学的学子,只是一场意外后,他就来到了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大明朝!
“云儿,甭看了,咱们回家让你娘给你做好吃的,你看看今儿为父给你弄到了什么!”
林云正在沉思,一身肌肤被太阳晒成古铜色的汉子拿出几个野鸡蛋递到了他的面前。
说话之人叫做林正山,是林云穿越到大明后的便宜父亲,林正山为人耿直憨厚,不仅种庄稼是一把好手,就连打猎也是村里出了名的好手。
看了一眼汉子慈爱的目光,林云收回视线笑道:“爹,放我兜里把,不然二伯母一进门又得翻你背篓了!”
林云点头答应一声,要求老爹把几个野鸡蛋放在自己兜里,因为他清楚,只要他老爹拿回家的,那就是林家所有人的,这个惯例早已成为了林家所有人的共识。因为在他们眼中,三房就是林家的长工,就是林家的壮劳力,只要给一口饭吃,那就是林家的恩德!
对于这种刻薄到变态的想法,林云打心里膈应,可是他现在不过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纵使他有很多想法,可是却不能做什么。
否则一旦做出点出格的事,说不定就会被村里人当成了妖魔鬼怪上身,一把火给烧成了飞灰……
把野鸡蛋放进兜里,林云又把一只从水塘里抓的青蛙塞了进去,这才跟着父亲趁着斜阳回了林家大院。
林家祖孙三代同堂,总共有十三人,家里的大事祖父说了算,至于家里鸡毛蒜皮,针头线脑的事,全都由祖母决断。
大房的大伯父叫林正德,早年考取过童生,后来一直屡试不第,这才成了镇上有钱人家的一个账房先生,因此大伯母看人的时候总是鼻孔朝天。
大房有一子,取名林海,也就是林云的表哥,比林云大半岁,好吃懒做,经常上私塾迟到,常常被先生揍。
二房的二伯叫做林正安,名字虽好,人却整日游手好闲,祖父用尽关系给他在衙门找了一个管仓库的活计,不料他因为喝酒误事,不小心把仓库给点了,险些进了大狱。
二伯母娘家有人在镇上最大的绸缎庄当管事,托关系给二伯找了工作后,在家里总是指点江山,恨不得早点接过祖母的指挥权,肆意妄为。
二伯家有一对儿女,长子叫做林风,长女叫做林嫣,林风是私塾里的孩子王,调皮捣蛋第一,表妹林嫣却身体虚弱,一整天也难得走出林家大院一步,在林云眼中算得上一个可怜人。
至于林云的四叔,林云觉得不提也罢......
他四叔叫做林正名,三十好几了才考取童生,孑然一身不说,整日流连忘返与青楼勾栏之间,美其名曰与同僚诗词唱和,在士林中博取名望,这种狗屁不通的借口林家却偏偏相信,甚至相信他的这个奇葩四叔能中举,然后光耀门楣,不然林家大半的钱财也不会倾注在这样一个草包身上。
对于林家的乌烟瘴气,林云不能插手,也就只好当作没看见,装傻充愣继续做一个傻孩子,就是他目前的唯一任务!
林家在芍药村算不得最富裕,不过相比多数人家,还是勉强算得上富庶,否则林家也不会同时供两个小孩和一个大人上学了。
林家大院说是大院,其实也就是几间青砖瓦房,大院后是牛棚,柴房,磨坊,最后面便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一到夏日,这里便成了避暑的好地方,一阵清风出来,让人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回到家中,已是傍晚时分。
林云习惯性的站在门口的石阶上,看着远方的夕阳愣愣出神......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在他的脑海中响起:“叮,恭喜宿主觉醒[学而天下系统]。”
当这道声音响起,林云的眼前出现了一行一行的字幕!
“学而天下系统,学以致用,救济天下为宗旨。
宿主在学习思考时,领悟能力可增强数倍!”
意外的得到系统后,林云大喜,这可是在嘉靖年间啊,北方的蛮子,南边的倭寇,朝廷的懦弱,军阀的欺软怕硬,随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