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9章 新菜式,烤冷面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天,几人早早起了,洗漱一番过后,在巷口的摊点吃了菜包子。便徒步走去餐馆上班了。

没有车真是不方便,马强心里想着。

抄小路去,花了将近二十分钟。

桂英比这几人来得更要早,已经把店面收拾了一番。

“桂英啊,我姐夫,我强强哥,打算也在这里干,你觉得能行不?”德彪才想起来压根没问过桂英,说到底桂英才是老板。

桂英脸色一转,并不是那么好看。

犹豫了一会,桂英说,“既然你开了口,我也不好拒绝。这几天就先干着吧,看干得好不好再说。”桂英又把柜台抹了一遍,心里想着摊上了这一大家子真是倒霉。

马强细心地发现了桂英的不愉悦,于是向桂英说,这几天管吃就行,不用算工钱。要是觉得干得还行,以后再算工钱。

这样的话,桂英的接受程度高了一点。毕竟小本生意,本来店里就德彪和他两个人,先是多了和小翠,现在又多了俩人。

真是庙小菩萨多啊。

马强还没提入股的事,毕竟自己现在的价值还没体现出来。

虽然桂英是答应了暂时在店里干着,但马强心里还是很明白,这一切都是看着德彪的面子上,马强也清楚店里的营收并不是很好。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把店里的生意搞好了。

不然接下来的任务寸步难行。

马强虽然没干过餐饮行业,但是在穿越之前对这个行业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无非就是讲究菜的样式质量,再巧立名目包装成特色,做好口碑,加大宣传,这些都做出效果了利润自然就来了。

店里还没客人来,马强才发现原来是不卖早餐的。这哪能行,不就白白浪费了一早上的黄金时间了吗,加上这里的地段相对还是很好的,是附近两所学校的必经之路。

于是德彪向桂英提了建议,要把早餐业务搞起来。

“就小米粥、包子、鸡蛋、馒头,这一路上都有人卖,凭啥要来我这买啊。干不了。”桂英坐在柜台边上说。

“所以我们要改良早餐,做出一些新颖的来。”

桂英一听这话,很快就被吸引住了,“你接着说。”

马强接着说,“我们经常吃的早餐,同质性很高,什么饺子馄饨豆浆油条大麻花,一板砖拍过去,能拍倒一大片。”马强故作玄虚地说,“我们得卖点不一样的。”

“啥不一样的啊?”桂英和大帅好奇地同时发问,德彪正张着嘴打算说,可惜嘴巴跟不上。

“我在报纸上看见冰雪之城最近很流行一款小吃,叫烤冷面。刚来的路上我也留意了一下,附近的几条街还是老三样。”

“那,那你会整那啥玩意吗?”德彪终于拔得头筹。

“这有何难,比做饺子简单。”马强示意小翠拿笔记下,“先是和面,拿小麦面粉、荞麦粉、土豆粉,加盐加碱,放几克筋力源,保持劲道,用冷水和成一团。”

马强不断地捕捉脑海里的演示画面,然后转成文字。

“然后就是擀面,和擀饺子皮差不了多少,擀成个方形的薄片面就行了。”

在这个时期,生产力还没有像今天一样发达,烤冷面的冷面也都是用手工制作。

“再然后把面皮下入沸水中煮熟,捞出过几遍冷水,这就要大功告成了。”

马大帅听完,从灵魂深处发出疑问,“捣鼓老半天,就是煮这面皮来吃,那不和面条一个样吗?”

这也不怪大帅无知,烤冷面的风靡是在二十一世纪初没错,但这股风还没吹到开原,更别提开原的农村了。

顶多吃过鸡蛋饼,也就是后来同样风靡的东北版煎饼果子的雏形。

“这只是冷面的制作,下一步还要烤,要不咋叫烤冷面呢。烤的时候加入鸡蛋……”

“不,不用说了。我全全听明白了,欧了,”德彪做出一个ok的手势,“根据我多年的厨师职业经验啊,我已经闻到味了。”

众人不以为然,马强知道德彪的秉性就是务虚不务实,也不大相信。

“不信是吧,睁睁大眼睛瞧好了。”

德彪于是进厨房翻箱倒柜,又出去街上食品店买了点东西,就关起门造起车来了。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就在一辆三轮把今天的菜拉来的时候,德彪打开了厨房的门。

秋天的凉爽的空气里很快就弥漫着一股香气,有鸡蛋的清香,小麦的纯粹,还杂着淡淡的肉香味。

德彪端着一盘碳焦似的黑乎乎的东西出来。

“老张,你你来得正好,尝尝尝我们店的特色。”

老张就是给店里送青菜的老头,自家在郊外种的菜,每天早上拉过来。

老张看着店里突然多了几个人,老实巴交的他有点拘谨,最后看着盘里的不可名状的玩意,心里有些害怕起来。

我就是一个送菜的,怎么就成试菜的了。老张纳闷着来得不是时候。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