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蒙放出手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公孙策陪同包拯来到家中,包拯这时候才将今日所见所闻和公孙策说了一遍。

不过,却并未提及侉仡族血案的背后元凶巨恶是谁。

以公孙策的聪明才智,心中也猜到了几分,木都统、杨企山和院士了。

很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公孙策有些难以相信,甚至不敢想下去。

平日里和蔼可亲的院士,还有龙图阁大学士竟会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凶手?他们将侉仡族灭族,究竟又是为何?

沉吟片刻,却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道:“包拯,你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他们杀人的动机?”

“不错,你应该听说多山洞中石碑上的那首诗。”

“诗?”

公孙策虽然没去后山,但也听说了后山山洞中碑文上的诗句,只是他没有猜出来。

“其实那是侉仡族宝藏的谜面。”

包拯顿了顿,见公孙策微微诧异,也不卖关子,接着道。“山上山,白山抱千翠,说的乃是一个‘出’字;水中水,黑水拥万红,说的是一个‘油’字。”

“出油?”

公孙策才听到这里,登时恍然大悟起来,立时想到了谜底。

他万万没想到,后上的山洞竟然引出了一桩惊天大案来。

“我明白了,说的是铜油。白山抱千翠,说的是侉仡族的一座山外风有湖;黑水拥万红,说的是水中有黑色的液体,能燃起熊熊烈火,这便是铜油。”

听到这里,包拯不禁佩服公孙策的才华,如果自己不是知道事情的经过,未必就能这么快猜出来。

一旁听得入神的包母,此刻却还是一头雾水,“什么侉仡族?什么宝藏?什么杀人凶手?我怎么越听越糊涂。”

包拯和公孙策却没和她解释。

只见公孙策道:“包拯,我还是不明白。既然时过境迁,时隔十七年,山洞中的塑像和诗是谁弄的,难道你已经知道了?”

包拯道:“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公孙策眼睛登时一亮,很是难以置信。“那你快告诉我,说不定我能帮上什么忙?”

公孙策是个聪明人,既然有人布置这一切,还放出了话来,那就足以说明,侉仡族还有活口,来到庐州的目的,就是要寻机复仇。

他是庐州府尹的公子,最不希望再发生大案,牵连了父亲。

既然知道有人即将作案,自然是要提前做好防范,总不至于坐以待毙,看着事情发生。

“告诉你可以,不过你未必能够阻止。”

“那可不一定,别忘了,我可是府尹的儿子。”

包拯听到这里,只是笑笑,公孙策是府尹的二字不错,但能够调动的兵力仅限于十几名衙役,难道就能阻止蒙放了么?

显然不太可能!

不过,他还是告诉公孙策了。

说不定公孙策真有办法阻止蒙放。

听到是蒙放和常雨之后,公孙策惊得做不得声,半晌都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之后,才道:“怎么会是他们?”

又沉思了许久,公孙策忽然站起身来,道:“包拯,咱们走。”

“去哪里?”

“当然是去找他,让他不要胡来。”

包拯迟疑片刻。如果可以这么做的话,他也不会等到现在,因为他自己也不敢包拯蒙放会不会杀他灭口。

又或者,蒙放会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呢?

“包拯,你是不是担心有危险。”公孙策立即就看出了包拯的担忧,“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胆小怕事,要是你不敢去的话,我自己去好了。”

公孙策是个急性子,受不了包拯。

“好吧!我陪你去。”有公孙策这番话,也算是给包拯了一个决心和信心。

“你们干什么去?”包母虽然还在云里雾里,但也听出了一些眉目,似乎是一件有关侉仡族被灭族的大案,两人要去阻止复仇之人,哪里肯让他们去。

“娘,你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

包拯说完,和公孙策出门去了,包母喊了几声,两人已经走远了。

包母在家里只是记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

白虎街上,一片安宁,悄无人烟,唯有皓月当空,静得有些可怖。

包拯知道蒙放住在白虎街一个僻静的租赁房中,直奔蒙放住所。

来到此处,蒙放的房内却是一片漆黑。

“蒙老师!蒙大哥!”

两人相继叫了几声,不见回应。

又叫了两声,还是没有回应。

心下正自狐疑,公孙策右手已去推门,没想到一推就开了。

竟没上锁。

两人会心的对视一眼,显然已经猜到了里面不会有人,但还是进了房间。

四下瞧了瞧,果然不见蒙放踪影,而且内屋里床还是温的,显然没离开多久。

两人心中登时涌出一个极为不好的念头来——蒙放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