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章 阎婉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日子一天天过去,妙善渐渐适应了宏义宫中安逸闲适的生活。此时的自己已不是太极宫中那个尊贵但又孤独的衡山公主,不用每日都被圈在那一方小小的院落里看着四角的天空,不用每日担忧着阿耶日渐衰弱的身体。她可以在宏义宫的后花园里和阿姝、兰儿、簪娘一起扑蝶采花,可以跟着四兄一起溜去西市看酒肆里美貌的胡姬,还可以缠着阿玉为自己抚琴煮茶。阿玉虽说是个小黄门,但煮茶的手艺堪称一绝。他煮的红枣酥酪茶就连阿娘喝了也不由得连声赞了三个“好”字。

不过自从变成长姊以来,妙善便甚少见到过阿耶。阿娘也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妙善依稀记得,当年在宫学跟着李师父学高祖起居注时,书中曾记载过武德八年突厥犯唐的事,如今看来,果真一次不错。这时的阿耶应该还在前方等着阿翁的调遣吧,阿娘牵挂阿耶,却又要分出心思照顾阿翁,打理宏义宫大小诸事,着实有些力不从心。妙善此时到有些怨自己不能再长大些,前世学的那些管家理事的本事,此时倒是全然用不上,毕竟没有谁会把一个五六岁孩子说的话放在心上。

因为从小便没有阿娘,此番重生,便更珍惜和阿娘在一起每分每刻,却也无比害怕那一天的降临。毕竟,没有谁比她更清楚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切。明年,阿耶便会起兵逼宫。大伯父和四叔叔会因此丧命,阿耶入主东宫,阿翁会禅让帝位。而自己又将住进那个已住了十余年的立正殿,成为大唐的衡山公主,不,应是长乐公主了。为什么,对于这一切的到来,竟有些隐隐的排斥。

在妙善还是衡山公主时,对于那两位早已故去多年的叔伯是没有什么印象的,只是从老一些的宫人口中得知,自己有个曾经当过太子的大伯父,和一个长相奇丑无比的四叔,大伯父忌惮阿耶功勋,便联合四叔试图除掉阿耶,却并未成功,反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可是,经过这几个月的短短数次相见,妙善却觉得事实好像并非那些宫人说的那般。

她卧床养病期间,大伯父和四叔叔曾来看过她两次,从表面上来看,他们还是待自己十分亲近的。大伯父看起来温文尔雅,一团和气,又生得面如冠玉,虽不如阿耶那般龙章凤目,但别有一番魏晋风骨。而四叔也并不如她们说的那般奇丑无比,而是一个五官周正的敦厚郎君模样。第一回与他们相见时,大伯父还将一把缀满宝石的赤金匕首送给她当作劫后重生的贺礼,将她从榻上抱起来,用长满胡须的下巴蹭她的脸,看她被扎得在他怀中微微挣扎,不由哈哈大笑。而阿娘待他们也是和和气气,倒看不出一丝剑拔弩张的氛围来。那为何一年之后便会兄弟反目,到底是真如宫人说的那般,还是另有隐情?

“娘子在想什么?”夏玉伸手支起窗,顿时,缕缕清风吹入房中,带着一两丝儿甜腻的桂花香气。妙善也不再想那些令人烦扰的事,趴在窗边阖眼享受了一会儿,方道:

“没想什么,这花香真好闻,可是院里的桂花开了?”

夏玉负手而立,道:“是啊,已经八月了”。

妙善喉头滚动了一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夏玉默默看了一眼妙善,忽而笑道:“娘子可是想吃桂花蜜了?”

妙善冷不丁被说中心事,不由俏脸通红,撅着嘴狡辩:“没有!”

夏玉眸中笑意更深,:“娘子现在满眼都写了桂花蜜三个字,臣可是看的真真切切。”

听他如此说,妙善也再不狡辩,只肃穆了一张脸,正色道:

“医书上有云,多食桂花蜜可止咳,化痰,平喘,可行气活血,缓解气滞。如此诸多益处,又如此甘甜可口,也怨不得世人喜爱。我如今闻花思蜜,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好,好,好,好一个闻花思蜜!”

门外忽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倒把屋中二人齐齐唬了一跳。

妙善抬头望去,却见长孙氏引着一青年男子缓缓走进,男子的手上牵着一个十分灵秀的女孩儿。那女孩儿穿着一身樱花粉的高腰罗裙,梳着双鬏,两边各绑着一条细长的红绫,红绫尾端坠着一颗小拇指大的珍珠。她跟在那男子后面,一双含情的桃花眼此时正滴溜滴溜地四下乱转,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妙善不认得他们,一时间呆愣在原地。

长孙氏道:“五娘,快来见过阎先生。”

妙善只得微微躬身作揖,道:“阎先生安好。”夏玉也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男子笑着一捋胡子,道:“一年多未见,五娘子倒是长得愈发可人了。”

长姊当年号称唐宫第一丽人,见过她的人都无不惊叹于她的美貌,妙善自己虽然对于长姊的记忆已经十分模糊,但是那张绝色出尘的面容,她至今也不会忘怀。此番托长姊的福,她重生这短短数月,已被许多人夸过好看了。

长孙氏看女儿一脸陌生的模样,心中也有些疑惑,但还是拉着她的手对那男子笑道:“她数月前感染风寒,醒来之后便有些记不得事了,先生莫怪。”

“不妨事”男子笑道,说罢,又附身笑问妙善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