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3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在沧州大周的中军大帐中,柴荣再一次穿上了自己定制的天子甲胄,聚集众将,准备再一次领兵北进,在坐的都是大周军中的重将,头衔不是禁军的指挥使,就是各镇的节度使。此时的李云也被特别容许一起参加这次军事会议,某种程度上,柴荣此时对李云的信任已经超过了赵匡胤李重进等人。虽然此时的李云身份只是一个医官。

但柴荣相信,只要经过一番历练,这个叫李荣的年轻人能成为军政两面都非常优秀的人才。而且,他要为自己的后嗣留一个能力和忠诚都可信的托孤大臣。他觉得李云就是这样一个人。

军中诸将虽然觉得李云身份低微,但他治好了本来快挂的柴荣,众将心里都很感激他,而且现在军中都知道柴荣和李云十分亲近(别乱想),所以见面都称他一声李先生。

柴荣满脸冷漠地说道:“先前由于我身子不好,耽误了大军几个月,这些日子,我基本没有参与军务,代我统御全军的是重进。先前我们攻下了易州,朕新设了霸州雄州。重进,我看了军报,我病重时,你退兵沧州,易州复为辽人夺了,所复之地尽陷,你说说吧。”

李重进在柴荣重病时掌军,为了稳妥,以己及军需方便,将大军退回沧州,而原来攻战的瓦桥关益津关两处险隘只留下少量军队防守,最终还是被辽人夺回。

这点他本来不担心柴荣问罪,自己是为了大军安全,要是把大军屯驻在霸州,要是出了危险,眼下全国的主力都汇聚在这里,南方南唐又没有平定,这是十分危险的。

“皇上,末将是丢了这大军流血攻下的地方,你能罚我,只是臣还是要说,陛下能不能容攻下幽云后,再治臣的罪,臣一定死战,带着部下为大军先锋,用军功抵罪。”李重进高大的身躯跪在柴荣按前,声若宏钟。

帐中诸将都纷纷替他进言,因为柴荣病重无法掌军后,李重进带大军退兵的决定是他他众将商议后的一致决定,而且李重进一向勇猛善战,眼下收复燕云,已经不止是柴荣一个人的愿望,帐中诸将,以及营中大周各镇聚拢的精锐的士卒,都盼望能够一雪石敬唐当儿皇帝的耻辱,此时的后周,其实还是原来的后唐后晋后汉的传承。眼下天子终于成了汉人,而且英明神武,都希望他能带着大周军队收复失地。

柴荣笑了笑:“说道,我怎么会治你的罪,不过你既然这样说了,我就把你这话记着了,此次收复幽云,你李重进要是不能立下大功,那我就真治你的罪了。”

一番话让原本有些紧张的李重进终于轻松下来,这个皇帝已经不像他刚继位之初那样像个没有心计的年轻人,他已经暗藏君王的杀机了。李重进作为一头饿狼,见自家狼王如此凶悍,自然是心中欢喜,不过这些年来,众将对这位天子也越来越畏惧。丝毫没有人再敢起蒙蔽他的想法了。

“那么,事情又麻烦了,我们又要再攻一次易州,朕可不想再攻同一座城了。”柴荣说道。

众将都没有建言,皇帝没问,他们也不敢乱说,要看看皇帝自己有什么打算。李云却想说一番自己的见解,他虽然得到皇帝的信任,但他想要富贵,总不能靠给柴荣治病。要抓紧北伐的机会,来崭露头角。

李云鼓起勇气,说道:“陛下,小臣有些话,不知能不能容小臣说说。”

柴荣爽朗一笑,道:“你说。”

李云大胆说道:“陛下,我大周虽然疆域不如辽国,战马也没有辽国多,但胜在人口众多,眼下,就算我军再次攻下易州。这十六州之地,要一一强攻,只会损耗颇多。以我的浅见,我军的主要目标,不应是攻下城池,而是引辽人于我军在野外决战,只要消灭辽人可用于救援的野战力量,那剩下的诸城,只要派兵筑长围围困,他迟早要投降。”

柴荣听了李云的话后,脸上虽然没有表情,到心中越发觉得,这个年轻人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眼光独到。他其实心里也有这个想法,当时攻打易州后,辽军的有生力量没有大损失,结果退兵后,他们又卷土重来。所以,以攻夺城池为目标的战争最后发现没有什么益处。如果此番大军有事再退,那攻占的城池又得再被夺取。如此反复,白白浪费了钱粮和士兵的生命。

这时大将王俊突然说道:“李先生治病厉害,但军略,你还是不要乱参言,野战重在骑兵,辽人马多,我军马少,正好要借着辽人不敢与我野战,攻下幽云失地,然后恢复汉唐时在阴山一线的险隘,以此抵御辽人铁骑,怎么能以我之短,攻彼之长呢。”

李云被王俊一番抢白,突然有些语塞,他确实对战争不是太了解,也不愿为了面子和王俊争论,这样只会让柴荣小看自己和失去对他的信任。

柴荣你面露微笑,说道:“王俊,别笑李先生,人嘛,哪能天生就会打仗。你给李先生说说,怎么打仗,说简单点。”

帐中众人都觉得柴荣在开玩笑,王俊本来觉得李云靠医术博得柴荣欢喜,现在却越界参与军议,这就算了,还敢在众将前发言,眼下营中诸将哪个不是久经沙场,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他一个只会治病的医官,也太不知轻重。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