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九章 赏罚并重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关于赏罚的问题,秦朝的律法可谓是走向了极端。

在商鞅变法之时提倡“刑重赏轻。”意思就是说你干的好了,我稍微赏你一点,但如果你干的差了我就要重重罚你。

在当时那个时期,这种制度虽不能说有多好,但也不能说太坏。

然而到了嬴政一统全国之后,李斯在主持编写秦律之时将“刑重赏轻,变成了刑重不赏。”也就是说遵守法律是你应尽的义务,不管你做的有多好我也不赏你,但你一旦犯错就我就要重重的罚你。

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一味的用这种高压政策来统治人民迟早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政哥在的时候还能压住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一旦政哥不在了那些受压迫的人就会奋起反抗。

在历史中政哥死后那些六国贵族能够一呼百应的主要原因和“刑重不赏”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李瞻在看到这一条时便毫不犹豫的将其改为“如果天下一统当赏罚并重,才能维持统治。”

刚才李斯也是看到了这一条所以才想听一听李瞻的意见。

待李瞻说完之后,李斯先对李瞻的思路表示赞叹,但紧接着便在皱眉说道:

“你这种说法到也有几分道理,然在《商君书》中曾说过‘以民如奸,制民如敌’。”

一听到这一句话,李瞻就气不打一处来,当时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李瞻顿时感觉到自己的三观都要崩塌了。

“此言大谬,父亲,正所谓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听到这番言论,李斯面色一沉,左手用力的拍在了桌上。

“大胆,如此忤逆之语你也敢说出口?”

“恭喜宿主获得李斯的负面情绪值444(暴击)”

李斯这突然的发怒让李瞻愣了一下,这说的好好的怎么老李就突然发火了。自己哪里输错了吗?

想了一会儿,李瞻突然发现自己貌似是踩雷了啊。

自己刚才那句话是唐朝李二说的话,但与其类似的话早在几百年前就有人说过了。

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表达的意思和这句话一模一样。

老李是从荀子主张性恶论,而孟子是性善论,这两人可谓是水火不容,自己突然说出这和孟子如出一辙的话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咳咳,虽然父亲可能因为师从的原因不同意这番话,但我认为这话其实并没有错。”

说都说了,如果这个时候向老李认错岂不是很没面子。

李斯愣了一下,整日帮嬴政出谋划策的人如何听不出李瞻的这话中的意思。

这臭小子竟然说自己因为师承的对立而无脑否定孟子的言论的?

见李斯又有请家法的冲动,李瞻连忙说道:

“能否请孩儿先问父亲一个问题。”

“你问!”李斯冷哼了一声,暂时压制了自己心中的怒气,他倒要看看这个臭小子还有什么说辞。

“假设我们家里雇了三个下人,每个人每天固定给1个面饼,同时告诉他们每天如果多干的话可以额外获得3个面饼,那您猜一下这两个下人会不会多干?”

听完李瞻的问题,李斯陷入了沉思,扪心自问为了多出来的那3个面饼这两个下人自然会多干。

“如果我们硬要以一个面饼的报酬让他们完成3个面饼的工作自然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积极性就要差上许多。”

一个是自己主动愿意干,一个是被人强制要求干,这其中道道可是不一样。

李斯是聪明人,只要李瞻稍稍颠簸就能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你此言倒也有理,但是你可曾相过,如果不施以重刑那些个百姓还不反了天?”

说到这里,李斯已经逐渐被李瞻的说法所打动,但就是还绕不过商鞅变法的死胡同。

“其实稍微看一看史书就能得出结论,咱们华夏的百姓可不是脑后有反骨之人,只要有口吃的能养家糊口,就绝对不会造反夏商周都是如此就连曾经土地问题严重的楚国,以及政策宽松的齐国都是如此。”

“但是。。。。”

两父子就这样你来我往又商量了一个时辰,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晚上。

而在书房的房顶之上,正趴着一个人仔细聆听着两人的对话。

夜晚,章台宫,批阅完奏章的嬴政此时正在聆听着一名黑衣人的汇报。

二等黑衣人汇报的内容则正是下午李斯和李瞻两人之间的对话。

“哦,此言当真?”嬴政的眼中多少流露出一丝感兴的神色,他派人监视李斯父子二人本意是不想让李瞻为了活命作弊。

但没想到竟然让他听到了这么有意思的内容。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