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又过了一个月,商律的修订逐渐完成,商会也逐渐步入正轨,咸阳的商人也是第一次尝到了商会的便利,在商会内部,他们之间信息共享,而且在内部进行交易也有内部价格,让他们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李瞻原本的酒楼也被嬴政赐名“秦起”意味这是大秦迈出改革的第一步。
在酒楼开业当天,就有不少的达官贵人开始来捧场,王翦老爷子更是带着一大家子人来酒楼吃饭。
酒楼的装潢李瞻完全是按照后世五星级酒店的标准来的,可谓是金碧辉煌。
还好这秦起酒楼背后有人,不然按照这装修标准,说不定过几天就会有官差直接查封。
除了装修之外,这秦起酒楼的菜价也贵的离谱,一盘普通青菜就要五十半两,这几乎相当于的普通老百姓三个月的收入。
这么贵的价格不但没有让那些贵族望而却步,反而在李瞻的可以宣传之下门庭若市。
几乎所有贵族都认为,能在秦起酒楼吃一顿,那都是极有面子的事情。
酒楼是内史署开的,幕后老板是姓赢的,名字更是嬴政提的,不管哪一件都说出去都是能吹一年的事情。
单单是第一天营业额就已经达到了2万半两,除开成本酒楼当天的纯收入为1万五千半两。
之后的几天,收入虽然没有今日这么高,但一直可以稳定在8000到一万半两左右。
一个月下来,多了不说十几万半两是挣了,按照当初的比例分成,占三成的嬴政少说也分了几万半两。
嬴政是怎么都没想到单单一个酒楼就让自己分了这么多钱,这要是多开几家产业的话那还得了?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李瞻虽然没什么商业天赋,但也知道做生意的钱不能存着,必须得扩大规模让钱生钱。
以酒楼产业来说,目前咸阳已经算是饱和,在扩大规模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所以李瞻将目光看向了纺织业。
纺织业这个行业在大秦的市场份额还算是不错,毕竟这个时代的布商可谓是最苦逼的一个行业,衣服做的了,却穿不了,天天看着那些好看的衣服流口水穿了就要坐牢。
而这也和李瞻一开始的规划相同,带动咸阳城纺织业的发展。
李瞻本身是想着以商会的名义在咸阳城以及周边村庄建立大大小小的纺织工坊,在提高大秦生产力的同时给百姓增加一些收入。
这个想法是不错,但在施行的时候却碰壁了。
“大人,不是我们不想做,只是现在是春季,我们的地还没有种完,每到这个时候,都是我们最忙的时间,全家老小都要播种施肥,根本没有时间去搞您说的作坊啊。”
看着颤颤巍巍的老头,李瞻的心中有些无奈,这已经是第十个拒绝自己的人家。
这一天他已经跑遍了咸阳内外,那些人的回答和眼前的老者一般无二,都是太忙没时间。
李瞻叹了一口气,也没有继续劝说,而是转身离开。
不应该啊,自己想了半天想要给这些人谋福利,为什么他们不接受呢?种地?种地有那么忙吗?
李瞻可是十分清楚的记得,后世农村的人在种完地之后便直接去其他营生,还有一些的人简直闲的要死。
刚走进咸阳城,李瞻便看见一名身穿宫里衣服的内侍急匆匆的向他走来。
“内史大人,可是找到你了,陛下诏您进宫。您快跟杂家走吧。”
政哥叫自己入宫?李瞻头上满是问号,关于秦起的收入明细,自己早就派人送入宫里了,政哥这个时候叫自己入宫是要干什么?
“容我回去换个衣服。”
入宫必定要换朝服,而李瞻的朝服还在内史署。
“不用了大人,杂家刚才已经找您找了一个时辰,再不去宫里的话陛下肯定要生气了。”
对于这个小太监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快点把李瞻给带过去。
“既然这样那行吧。”
李瞻跟着太监来到了章台宫。
“臣参见陛下。”
嬴政的心情似乎不太好,冷哼了一声,也没有让李瞻平身。对着旁边的内侍挥了挥手。
不一会儿,内侍抱着一叠纸来到了李瞻的面前。
让李瞻奇怪的是,赵高这个目前嬴政最信赖的近臣这次竟然没有出现,看来等下要在宫里打听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好好看一看。”李瞻小心翼翼的看了嬴政一眼,然后拿起面前的纸,看了起来。
当时看的时候,李瞻还有些担心,这事情会不会和自己有关,但看了之后,李瞻心道:“这没事了。”
同时李瞻也知道了为什么嬴政今天会这么生气。
在东郡也就是原齐国的地盘,有一个大儒写了千字文痛骂嬴政,说嬴政不但坑杀儒士,而且还不尊旧礼,大秦迟早会亡国云云。
看完之后,李瞻不得不感叹,这儒家的人就是将就,连骂人都要骂的名正言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