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
扶苏蓦然停下,放下手中竹简。
目光仿佛穿越时空,看向自己刚才所坐的位置,百十年前,商君就是坐在这里,在秦国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
秦国从此摆脱了旧日的贫困,洗刷了先祖的屈辱,一举变成了令六国侧目的华夏大国,历经六代,终于在嬴政手中,天下归一。
“大一统,这是…华夏正确且唯一的道路。”扶苏喃喃自语,目光扫向山东六国故地,目光变的坚定。
他知道,在那片土地上,那些被打翻在地的六国贵族一个个心怀怨恨,蛰伏在黑暗之中,只为等待一个时机。
天下四分五裂,这样的事情我决不允许它发生!
扶苏怔怔出神,未曾注意到一人已经走到自己身边,那人道:“臣章邯拜见公子。”
“邯公,白纸事项进展如何?”扶苏单刀直入。
这些日子与章邯的交往,扶苏知道,这样的交流方式才是和章邯交流最有效且最正确的方式。
自搬到商君旧宅之后,唯有章邯,无需通传,便可直面扶苏,这亦是扶苏对章邯表达的信任。仦說Ф忟網
“白纸事项进展顺利,再过一月,少府可月产万张白纸……”章邯一丝不苟说道。
扶苏微微点头,章邯办事果然牢靠。嬴政交待下来不过些许时日,如今这幅局面俨然已经步入正轨。
“邯公,可随我到乡野田间走一走?”扶苏看向章邯,面露询问之色。
“公子有令,臣自当随从。”章邯毫不推辞,越发觉得扶苏有明君之姿。
……
“公子,这就是陛下所赐的千亩良田。”章邯手臂摇摇一指。
秦田亩制度二百四十步为一亩,千亩田地,如今出现在扶苏眼前,也是一眼看不到边。
扶苏朝田野扫去,蓦然发现,还有一些身披褐衣,光着脚板在田间劳作的人。不禁问道:“那些是?”
章邯不自觉的面生敬佩之色,道:“是少府中的墨者,今日是他们的休沐日,往常,他们也是带着财帛,在关中各处扶助百姓。”
墨家?
扶苏心中震动,在后世,他便是一个古代工艺的复原者,古代匠人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奇妙的构思,不禁让扶苏对这些匠人由衷的生出敬佩之情。
而在春秋战国时代,墨家,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乱的波及,学派的争斗,导致墨家逐渐没落,后世所见之墨家不过管中窥豹,墨家的著作《墨子》还是在《道藏》中找到。其余的,也只是在庄子、孟子、吕不韦的著作中留下只言片语。
这对于中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可现在是秦朝,墨家在关中的传播依旧广泛,墨家的传承依旧完整,墨家思想不应该被埋没,那些能工巧匠的独特技艺不应该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以百工之力兴天下之大利,用百工之器以作四海之王器正是墨家弟子毕生追求的理想世界。
为了这个理想世界,墨家弟子可以赤脚蓑衣,吃尽苦头,奔走于列国之间。为了大义,可以赴汤蹈火,无怨无悔。为了天下大利,可以前赴后继,死不旋踵。
无数墨家弟子,身死于荒郊野外,尸体与草木同朽,甚至于连名字都不曾留下。可就算是这样,口诺之,而身必行之,墨家弟子眼睛眨都不眨就去做了。
一位老丈见二人身穿华丽的衣衫站在地头有些时辰,不禁壮着胆子问道:“公子是哪里人?”
扶苏手微微一摆,拦住章邯的话头,道:“老丈,我二人是咸阳城中的士子,到乡野来看看风土人情。”
“原来是城中的贵人,恕老丈失礼了!”
见老丈正欲赔罪,扶苏一把扶住老丈,“长者怎可赔罪?是小子冒昧了,来此未曾先向老丈说明缘由。”
略微寒暄了一会儿,扶苏问道:“老丈,如今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
“去年年成好,旁的人家一亩地收了有五石,我家有五石半。”说起这些,老丈也是充满了自豪。
他是经验丰富的老农,在种田这上面颇有心得,更有着自己总结的独特技巧。
“那又要缴纳多少赋税?”
问到这个,老丈眼中闪过一抹苦涩,道:“去年缴纳租税两石,饲草三石,禾杆……”
只听了开头,扶苏便知道面前这位老者为何如此神情,一亩地不过产出了五石半的粮食,就要缴纳二石的租税,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赋税,这能维持勉强一家人的生计已经算得上不易了。
扶苏总算明白,为何六国复辟之后,进兵咸阳,关中的百姓袖手旁观,为何刘邦大军一到咸阳城,秦王子婴就开城投降。
并非自愿投降,而是不能不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