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八)巧遇胡雪岩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八)巧遇胡雪岩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半个月过去了,再有几天北洋水师在刘公岛成军的日子就要到了,而此时的光绪皇帝早已经提前几天到达天津卫。

其实光绪提前到达这里还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寻访一个人——霍元甲!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得年42岁),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汉族。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为纪念霍元甲这位名震中外的爱国武术家,经天津市民政局审核并报天津市人民**批准,其故乡天津西青南河镇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为精武镇),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

光绪知道此时的霍元甲应该已经成年了,年龄跟自己差不多都是20左右岁的年纪,根据历史记载应该是在天津经营一家药材商店,不过再过不久他可能就会去上海创立武官了,但愿他还在天津没有离开。想到这里光绪唤过身边的一名心腹太监,吩咐道:“小张子,去给朕找一身平民的衣服来,你给自己也找一套,咱们出去转转。”那名太监一听顿时吓得面色煞白,跪倒在地劝道:“主子不可啊,主子乃一国之君怎可随意外出呢?万一要是遇到什么意外那奴才就是有十个脑袋也担待不起啊,万望主子三思啊!”说完以头跄地,不停的哀求。

光绪听的很郁闷,心想当皇帝就是这点不好,到哪都被限制自由,不过也没办法谁叫自己是一国之君呢?要真是有个好歹那估计这大清国非乱套不可。不过光绪哪里会轻易放弃呢?想到这里光绪眼珠一转,顿时有了主意,于是便对太监说道:“好了,好了,别再磕头了,再磕头你的脑袋要变成漏斗了,起来吧。你说你怎么这么死脑筋呢?我又没说我自己出去,你可以安排几个贴身侍卫跟着嘛。再说怎么就能那么寸让朕赶上了歹人呢?就这样吧,你去给朕找几件衣服,然后去叫两个贴身侍卫穿上衣服跟真出去转转,别再跟我这念叨了啊!就这么办吧。”

小太监无奈只得去找来两件衣服,并安排了四名侍卫随身保护,然后偷偷的从行宫后门跑了出去。

来到大街上,真是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做买卖的,打把式卖艺的,较之京城的繁华也是不逞多让啊,光绪心中感叹,这么繁华的一个城市将会在几年之后被炮火毁坏,在列强的铁蹄下**,想到这里光绪就感觉浑身热血沸腾,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场战争打赢,决不能像历史上的八国联军侵华那样使国家彻底的跌入深渊之中!

正走着,光绪等人看见前面有一座建造豪华的酒家,上面挂了一个巨大的招牌,上书“津门酒楼”几个大字,正赶巧光绪也有些走累了,便吩咐随从前头开路,到这家酒楼里休息一会,坐在门口的店小二一看有客人来了,而且一看就是那种有钱人家的公子,就凭身边跟着的那几个身体强壮的随从就没有几个人家能有配得起的,最起码也是个王公大臣才有这个资格。

店小二热情的招呼着光绪等人,把他们安排到了二楼一处安静的雅间,要了一壶上好的西湖龙井,又要了几样小点心,便坐了下来,可是让光绪很郁闷的事情发生了。跟着光绪出来的两名侍卫跟个柱子似的往那一站,而那个贴身太监也是在一边站着,这弄得光绪心里很不爽,对他们说道:“咱们现在是以普通人家的身份出来溜达来了,你们还跟在皇宫里似的,这不让人一看就露馅了吗?本来可能没危险的事情都有可能让你们给弄得出现危险,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坐下,就在这好好的休息一会喝口茶,咱们再去转转。别耽误了爷的事情!要是还不坐下回了宫里头我就叫人砍了你们的脑袋!”

太监几人无奈只好坐了下来,但也只是半个屁股搭在椅子上而已,生怕有什么事情来不及反应,光绪一看也装作没有看见一样自己悠闲地品着茶水。此时的雅间里静得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响声,光绪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气氛便转身问跟随自己的侍卫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啊,怎么我看你们俩长得挺像呢?”两名侍卫一听皇上问话,刚要起身回答却被光绪瞪了一眼,这才想起来这是在外面,不能搞得太明显,于是便极不自然地坐在凳子上躬身说道:“回皇上的话,我们俩是亲兄弟,小的叫王伟是兄长,他叫王锁是小人的弟弟,我们两兄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