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入西安城的明军犹如大海一样的汹涌,他们践踏起的浪花已经多过了天上的雨水。孟乔芳的副将赵光瑞跑到了李国翰身边说道:“将军,快撤吧,东城外随时可能会被明军包抄,到了那时,我们将再难逃生啦!”可李国翰依然还在拼杀,他似乎没有听见赵光瑞的话,赵光瑞只有拿出孟乔芳的令箭对他喊道:“总督孟大人叫将军您立刻撤退!”
不甘心的李国翰到底还是退出了乱战。收起了黑旗双刀、紧握着双拳的他,对远处发出了呼喊:“刘温甫(刘文秀的字)!别忘了你我的约定,今日一战未完,他日必将相见。那时你我定要再决高下!你必须要记住这个约定!他日我们还有一战!”
李国翰不甘心的喊声不知道刘文秀有没有听到,马进忠到是听得清清楚楚,他白天刚刚抢来的青龙偃月刀已经彻底废掉了,连刀柄砍杀的都有些弯曲了。当他听到李国翰的呐喊时,气得跳着脚的向李国翰骂道:“姓李的,你敢跑!给老子回来!你马大爷一定会亲手捉住你,将你碎尸万段,再收起来你的碎肉拿去喂猪!”
不远处的孟乔芳也听到了李国翰的呼喊,只是他此时已将更多的心思留在了对这座城池的不舍之中。在他的失落里,有对两个王朝的争夺战最后结局的迷茫。“明军真的不算能打,他们中的更多人只是拿起了一件武器的农民。他们没有盔甲、没有马匹、甚至没有军粮。可是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所体现出的战斗意志和搏命的决心真的是和以往不同了。和这样的一支敌人作战,大清最终还真的能够获胜吗?”
在孟乔芳的自言自语中,清军已经在撤离西安,撤离了他们在关中的最后一个城。雨夜的西安守城战,让他们又损失了2000人。此时回望这西京的风华,很是伤怀的孟乔芳默默的吟唱起一首他早已忘记是何年、何月、何人所写的诗。“前秋长安春,今春长安秋。节物自荣悴,我有乐与忧。”他忘记了这首诗的年月、忘记了作者、却永远也无法忘记它的内容。
黑夜、冰雨、行人,败退下来的士兵一直就这样的走呀走,可他们又能去哪呢?整个陕西都快丢尽了,除了长城和几处关隘,他们已经再没有一处城池可以落脚了。那些目前还属于己方的关隘在西面,可明军也在西面。无奈之下,只好先顺着渭河向东走吧,走一步算一步,找个地方能够渡河再说,此后爱去哪里就去哪里吧。
路越走越远了,还是漆黑的夜,还是冰冷的雨,身后已没有追兵,其实追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存在于这支流亡的队伍中,人们情绪上的那种迷茫。再回头看一眼那已经渐行渐远的城,想到了一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李国翰不由的苦笑,脸上却不知是雨是泪。
无论这来时的路有多远,此时终归要回去了;无论留在战场的那些战友们曾经是多么的壮硕与豪迈,此时那些笑容都已凝结在了泥土和血水之中。那必胜的信念和胜利时的呼喊、还有被抛弃的战鼓,当然还有战友们倒下时的呼唤。就让这一切就都留在生者们最深的记忆里吧。
大军渡过渭水了、天也渐渐的亮了、雨仍然还在下,下的好烦好烦。渭河的桥边有一名钓叟,披着蓑笠、荡着孤舟,不时还向这些正在渡河的大军瞟来几眼,随后又径自望向了他手中的鱼竿。此时虽无寒山雪,却是长天一色渡中流,更有如雪的芦花载满舟。想问江上太公何处去?笑道烟波依旧汉时秋。
走吧,走出去吧,只要还活着,人生依旧是精彩的。在此渡过了渭水,他们绕了一个大弯儿,又折返去向了西安以北。马进忠没想要放过他们,他依然还在追击。只是他的追兵本以为清军会东去潼关或者韩城,结果被清军这一个折返甩出去好远。大雨洗刷掉了溃兵的足迹,骗了一辈子人的马进忠到底还是被敌人骗过了一回。
明军在西安的攻城战中又损失了万余人,但是陕西的明军此时已经太多了,孟乔芳又因为在北去路上的延安府义军人数众多,他们被迫又向北走了一路打了一路。他们如今也没有粮食了,部队再这样战斗,终归会被一群乡民们歼灭的。那将会是他们的耻辱,避开这些起义军吧,能避开就不能再作战了。
于是,孟乔芳带领着人马忽然折向了西北,跑去了庆阳府,去向了此时还属于他们的萧关。在那里有清军在萧关的守军2000人,他们终于在那里得到了最需要的给养,但是此地已不宜久留,经过片刻的修整后,他们还必须再次撤离,因为追兵依然在一刻不停的逼近着。
萧关的守军此后也归入了这支更像是逃难的队伍。这支清军最终几经辗转跑到了宁夏镇,在那里他们又打跑了当时正在攻打此镇的归属于刘体纯部的义军。接着孟乔芳又收拢了在宁夏镇的600多守军,然后他们越过了长城,走入了茫茫大草原。即使是蒙古人也会对清军非常忌惮的,可这群陕北的乡巴佬竟然把他们当做了猎物,并一直追杀个没完没了。
好在这个时候的蒙古人早已被多尔衮在山西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