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二回下 金声徽州做总督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四天后。在徽州府衙中,聚集了皖南各支义军的领袖人物。金声着了崭新的袍子,笑呵呵的在学生江天一的陪同下与各位首领见礼。所有人只能将他当作中心人物了。不渝见金声是一位宽厚长者的模样,心里也踏实了些。

金声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四面拱了拱手,落在主座位上,说道:“各位,皖南抗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清军如今还占着太平府,江北诸府,还有南京等处。实际上咱三面都是敌人。形势不可谓不恶劣。所以我们要团结,要有共同的行动。”

“说主题吧。”朱盛浓说的很直接。实际上如朱盛浓、邱祖德等人都明白自己的力量弱小,金声是想揽去军队的指挥权,既不能拒绝,也有些不悦。

金声捋了捋胡子,笑着说道:“好吧。说简洁些。这次大会主要有两件大事要做。一是选出共同首领,二是做出下一步战略规划。”

包括不渝在内,多数人都点头以示同意。江天一说道:“不知各位以为这首领谁做合适呢?”金声微微笑着,江天一看着金声,又看向众人。

众人都不言语,看看就成冷场了。不渝正欲说话,吴应萁站起身,两面拱手后,说道:“能做这首领的,不是徽州的金老先生,就是安庆的左义士。左义士年纪虽轻,却是弘光陛下所封的嘉义伯,我更支持左义士。”

不渝对吴应萁点一点头。吴应萁此人其实是复社的砥柱人物,与方以智等人都是好友,不渝与他虽然没有旧谊,但已是钦敬许久了。

“哦?”尹民兴适时而出,说道:“金老是崇祯朝御史,曾向先帝提出过抗清计策的,此等重任非金老不可担。不渝兄弟毕竟欠些成熟,还须历练历练。”

众人一阵低声私语。赵烈忽然起身道:“皖南数次大劫,谁出的力多,大家都知道的吧!刘良佐兵溃,张天禄兄弟丧命,是安庆府的义军功劳最大!左不渝有崇祯与弘光两朝皇帝所赐的蟒衣玉带,各位可有一件?”

赵烈说完后,舆论开始转向对不渝有利的一面。赵烈心里想:这事有**分成了。不渝则低了头,见不出喜悦。不料,金声却说出了具有决定性的话来:“老夫也有蟒袍。虽然只有一件,却是当今的圣上所赐的。”

众人尽皆愕然。朱盛浓叫道:“当今圣上是何人?”江天一替金声答道:“各位还不知道吗?大明唐王殿下已在福建福州继位,年号隆武,已得到南方各地拥护。我师已遣使陈说皖南局势,圣上十分欣悦,已拜我师总督皖南义军兼任右佥都御史,并赐蟒衣玉带,圣旨现在府中,稍候即出示各位。”

众人目瞪口呆,吴应萁起身,指责道:“岂有此理!抗清大家出力,功劳你却独占?”赵烈质问道:“你为总督,众人可有封赏?”

金声十分镇静,淡笑道:“当然不敢独取功劳。各位各有封赐。不渝与盛泽世同封为副都督。因为不渝兄弟出来的迟,还是老夫后又急遣人请封的。”

不渝心里明白,金声的杀手锏果然奏效了。他其实也派出使者前往浙江与福建了,只是还没有回报。不渝并未失望,他离了座,向金声一躬道:“金老就是我们皖南义军的总首领了。”又回身对众人说道:“国不可无君。隆武帝既立于福建,我们就不是孤立的,大明中兴也就有了旗帜。抗清,就增加了成功的希望。”

金声满面春风,第一个议题以他的获胜告终。第二个议题,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金声将他的看法说出:“清军锋芒太甚,此时与我大明处于相持时期。谁的后方稳,谁的兵源足,谁的获胜可能就大。长江一线是争夺的重点。老夫以为,必须要打过长江去,不然,时间一久,让清军立足稳了,咱们就被动了。”看了众人都在仔细听他说话,又道:“所以要集结兵力,北上攻打太平府——或者安庆府。”

不渝倏地起身,想要说话,又止住了。“左兄弟,有话请说。”金声对不渝十分客气。不渝点一点头,将故有的思想理一理,说道:“抗清不仅要靠官兵,也要靠百姓。清军不仅仅是八旗,还有更多的汉军。南京若在的话,可以说是明清相持,但如今新君继位于福州,已是偏僻多了。我暗自分析两方的战力,江北四镇与左镇的主力都归降了满清,光是这近三十万的兵马,我们对抗起来已是十分困难,何况还有多铎、阿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