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六百一十二章 赏个执政作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张方平此番进京也是怀着期待而来,两年前离京时,他方除拜参知政事,官家对他离去依依不舍,甚至不惜与司马光争吵。小說中文網

  但这一番来京时,官家即赐予他对敕,诰,衣,金带和马。

  当他满怀希望时,得知王安石大力反对他张方平留京。

  张方平心底一沉,这一番面圣时他明白圣眷已失去,从宣徽使的安排即已明白。官家不是两年前哪位官家,如今独宠王安石,也不再需要他张方平了。

  而官家听到张方平这句为宰相所忌的话,也是有几分羞愧。

  张方平这话也是坐实了官家对王安石的独断专任的允许,官家不由反问朕是真的太专任王安石了吗?

  张方平说完之后起身辞别。

  张方平大步出殿,但见苏轼李大临等十余名亲信的官员都是侯在殿外,一见张方平抵此纷纷上前。

  张方平看了他们笑了笑道:“今日得见陛下,我已是说了我想说了,已经不是白来一趟。”

  说完张方平一番如释重负的神情。

  苏轼等人面面相觑,这算什么?张方平满怀期待而来,但见了官家后,即被送出京了?

  李大临道:“可是有人从中作梗,忌惮于公。”

  王安石三个字李大临想了想还未道出。

  张方平抚须道:“不要乱猜测,陛下自有圣断,老夫在此与诸位作别,今日就出京赴任了!”

  说完张方平一揖,也不用众人相送,即是大步离去。

  果真张方平当日就出京,连京师的私宅也没有回,出了都门带着家人离京上任去了。

  张方平虽没有苏轼,李大临面前说一句谁不是的话,但是此举已表达了他心中的强烈不满。

  张方平一党将此皆归怨于王安石。

  到了二月时,王安石迎来了最大的挑战。

  韩琦上疏请求废除青苗法!

  官家将韩琦的奏疏递给王安石道:“韩琦真忠臣也,虽在外仍不忘王室。朕本以为青苗法利民,没料到害民至如此。这坊郭之民焉配青苗钱?”

  官家此言一出,众大臣们都是点点头,这太乱来了,就好比市民也去领了农业救济贷款一般。

  官吏为kpi考核,都向郭坊民出借放贷。

  众人都想王安石这回没话说了吧,哪知王安石却勃然道:“只要百姓愿意,便是坊郭民又有何不可?”

  大臣们闻之都是绝倒。

  场中之人都是不解,为何这时候王安石还要坚持认为青苗法没有错。

  曾公亮出班道:“只恐怕州县会穷索百姓,连上户也是抑配。”

  王安石道:“只要惩戒几个首恶即是,此弊便可扼杀。”

  官家沉默不语,这时候御史程颢又以成都青苗法问之,王安石强辩。

  但王安石已是感觉到自己越辩,在场的大臣们越是不信服,连官家也被韩琦之奏影响,也不再如以往那般支持自己。

  王安石对官家道:“陛下,臣从当初讲学至今已为青苗法进言十几万字,不复再言,但陛下因一封奏疏上不能释疑,如此为舆论所惑,以后变法之事将不可为。”

  官家犹犹豫豫地一番,然后道:“但也要尽人言才是。这文彦博,吕公弼都知青苗法不可行,但都没有直言。可是韩琦……韩琦不是旁人,他是三朝宰相,两帝托孤,他所言的不会有假。”

  官家说到这里,王安石知道官家对青苗法的信心已是完全动摇了。

  官家顿了顿又道:“若百姓苦此青苗法,万一有奸雄挑动……百姓造反。”

  王安石道:“青苗法乃赈贫乏,抑兼并,广储蓄,以备百姓凶荒之法。不知道百姓有什么好苦的!”

  次日王安石就称疾不出。

  官家也后悔当日失言,让司马光拟旨安慰王安石,请他复出。

  结果司马光写了圣旨,其中有一句话是‘如今士大夫沸腾,黎民骚动’,暗讽王安石变法弄得四方不安。

  王安石看了奏疏后大怒,上疏辩解。

  官家看了知道是司马光搞得事,但他只能出来自己背锅说是朕看没仔细奏疏的话,朕没有责备你的意思。

  这次他没有请司马光拟旨而是让吕惠卿到王安石府上传达口谕。

  但这一次王安石却似铁了心一般,坚决不起复视事,然后请求外放至江宁任官。

  这一下子,朝中才知道王安石不是负气,而是搞真的了。

  此时据王安石拜参政不过一年。

  官家见王安石撂挑子也是有些生气,于是便索性启用司马光为枢密副使,还派人故意上门问王安石的态度。

  王安石说司马光是旧党旗帜,此人一旦用了,则变法之事以后休提。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