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了想,还是继续写吧,明天开始写。先发布了把全勤抱住,明天再改回来。不管有没有人看,我应该把这个故事写完。)
周谦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反倒是要充实了许多。
他除了每天正常的读书学习,还要去在音乐上精进,除了一些日常的事物,又多了一些常日……
老子所认为的理想人格是“圣人”,他着老子人生理想的完美人格,圣人的主要特征就是“惟道是从”——这是指圣人只会顺着自然而然,不违规不人为,把握了道的规律,是回归了自然状态的人。
圣人是老子人格修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他象征的是自然大道的真正载体,是道在人间的化身,和庄子口中的“至人”“真人”一致,都是作为人世间的最高目标和楷模,而圣人异于常人的地方主要在于他真正体现了道的存在,体现了自然的道德。
《道德经》里多处对于理想的圣人进行了描述: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64章)。这里便描述的是圣人的生活状态主要是跟随自然大道,把握自然的规律而不为,不迎合众人的期待,不做伪事。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居。”(2章)这里写圣人谦虚的品格,圣人处世从来不是以言教而是以身教,从来不会把什么东西占为自己有的,做到了什么也不认为是自己的成功,而是顺着自然,自然带给他的东西罢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以水来隐喻圣人的特征,水滋养万物而不声张,水能包容一切,水也能渗透一切,水是最类似于道的东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这里描写圣人的“处下不争”,老子描写的“无为”“不争”并非是说什么都不做,并非是“消极”的意义,而是说不把世俗的一些问题看的太重,超越了问题的本身,从它更高的一个层面去看待他,就如同辩论时一样,圣人不会直接去攻击你的论点,而是会直接攻击你论点产生的前提。又比如说大家追求功名利欲因此产生了很多争斗,圣人却从根本上认识到了了功名本身的弊端,坚决摒弃它。所以这里的不争并非是“不能争,争不到”后的一种自我安慰,而是“降维打击”,这些事情都不值得争,只要顺着自然,自然而然的生命什么都是充足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43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这里突出了圣人“柔弱”的特征,不过“柔弱”并不是代表软弱,反而这是一种澎湃的生命力,“弱者道之用”,你看道滋养万物的时候并非是强制性的命令与要求,而是如同水一般温润的包裹着一切,让万物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改变。所以“圣人”的柔弱实际上也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循序渐进的处事方式。这也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教育中,都不要想着用强有力的态度一下子得到成就,而是柔一点,慢一点,让一切自然而然的形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
“罪莫大于多私,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46章)。这里便是形容圣人的“少私寡欲”。值得一提的是,老子并没有要“绝情断欲”,他并没有压抑人的天性,只是说要节制,不要过度,让一切处在一种恰到好处的地步。
老子的“圣人”形象是这样的,但是这样的圣人看来太过遥远,人们好像无法理解,于是老子以无知无欲、淳朴自然的婴儿状态喻示圣人之境。
圣人所具备的自然之德,正是老子所说的所推崇的“玄德”、“孔德”、“常德”。而老子曾用“赤子”和“婴儿”的状态来喻示这种至高道德境界,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55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28章)。
以此可见,婴儿具有淳朴自然,柔弱处下,虚静不争的天性,他无思无虑,无知无欲,一切任性而发,率性而为。《老子》中的“婴儿“具有柔弱性、自然性、平衡性的特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子》中的“婴儿“并非专指刚出生的婴儿,而是达到婴儿那种纯真的状态,实现“复归于婴儿“的哲学追求,这是一种隐喻。
两相对比一看,圣人身上具备的自然道德,可以说是与婴儿的天然淳朴之性相合。
因此,从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来看,圣人的最高境界即这种无知无欲、纯任自然的婴儿一般的境界。
老子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圣人的最高境界是婴儿状态。而尼采的理想人格是超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