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孙玦吐出最后一句,整个大殿之内的气氛陡然变化。
每个人先是如释重负,转瞬之后,脸上又纷纷赤红,激动之情甚于言表。
秦王天命所归!
有朝一日荣登大宝,那他们这些人可就是勤王之功!
封妻荫子,享万事荣华。
“殿下,臣还测算出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弄得举座皆惊,长孙玦并没有就此罢手的打算。
收起龟甲,他复又来到李世民面前,较为恭敬的拱手禀报道。
“哦?但说无妨,本王恕你无罪!”
一句‘秦王当有天下’算是说到李世民的心坎上了,此刻长孙玦在他眼中,简直可爱的过分。
别说是测算出其他事情,哪怕长孙玦现在要求加官进爵,李世民也有可能欣然答应。
“三日后,太子与齐王会在昆明池设伏袭杀殿下,还望殿下早做打算!”
语不惊人死不休!
众人还沉浸在刚刚的预言之中,闻听此言,均大惊失色。
李世民更是险些将手中盛酒的夜光杯摔落在地。
在场众人之中,只有长孙无忌、杜如晦和房玄龄知道,太子建成今日下帖,请他三日后到昆明池小聚。
此等密事,一个刚刚返回长安的不良人校尉不可能知道。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刺杀之事千真万确。
“殿下,天命难违!臣等冒死谏言,请您为大唐江山和黎民百姓着想,起兵勤王!”
“请殿下起兵勤王!”
……
听说太子与齐王欲合谋刺杀李世民,长孙无忌再也忍不住了,直接高声谏言,要求秦王殿下起兵铲除奸佞。
其他人亦随声附和。
李世民坐在主位之上,并没有搭茬,而是紧紧盯着面前的长孙玦。
他现在对手下这个不良人校尉是愈发好奇。
要知道,放眼大唐,能让袁天罡说出术数不再自己之下的人,凤毛麟角。
而这天魁校尉最多不过十六七岁,竟能有如此高深造诣,端得是百年不遇的旷世奇才!
他哪里知晓,身为穿越者,整个玄武门之变的来龙去脉早就被长孙玦烂熟于胸。
包括事件起因、建成元吉如何谋害,李世民又是如何反击,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这样一来,他预测的能不准么?
“殿下?殿下?”
袁天罡见李世民望着长孙玦怔怔出神,赶忙轻声呼唤了几句。
下面还有一群人等着他做出决断呢!
眼下可不是走神的时候。
“咳咳!既然太子和齐王不仁在先,也别怪本王不义在后!只不过起兵一事,还需从长计议,诸君可有良策?”
目前的事态也算按照李世民预先设定的轨迹发展。
他也就不再强装仁德,终于做出了起兵的决定。
不过,长安城中,主要的军事力量一半掌握在皇帝手上,另一半则归太子调遣。
李世民想要动手,首先要组织足够的军力。
况且,皇帝李渊对太子十分信赖,扳倒他绝非易事。
即便最终能够战胜太子,想要置其于死地也必须有个名正言顺的罪名。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
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就连最能谋善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都陷入了沉默。
“殿下,我有一计,可将太子定成死罪!”
就在文武群臣一筹莫展之际,长孙玦再次站了出来。
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当众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附在李世民身边,耳语了一遍。
“此事坊间却有传闻,奈何那张婕妤、尹德妃二人深得父皇宠爱,没有确凿证据,很难……”
李世民起先还频频点头,可到了后来却又变得眉头紧锁。
原来,长孙玦所说之计就是上表弹劾太子、齐王与后宫嫔妃有染,此等罪名一旦成立,就是大罗金仙降世,也难保二人活命。
只不过,无论是建成元吉,还是那些后宫嫔妃,在行这等杀头苟且之事时都会万分小心。
绝不会授人以柄。
想要找到证据,比登天还难。
“殿下,臣愿潜入东宫,查找证据!”
长孙玦要的就是李世民现在的表现。
实际上,在前来秦王府之前,他就已经计划好了一切。
想要得到未来大唐皇帝的赏识,必须要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大变革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占卜只是第一步。
进入东宫,查找太子与后宫嫔妃私通的证据,才是关键。
这样一来,哪怕玄武门之变没有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发展,李世民一方也有把握将太子一党连根铲除。
就好比在已经关闭的大门上又加了一把锁。
长孙玦此举,就是要替李世民称帝再加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