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232.以毒攻毒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开平大捷的消息崇祯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发布出去,因为还没有核实,为了不造成乌龙打自己的脸,还是谨慎点好,这也是这些年朝廷吃了太多亏换来的教训。

  不过私底下朝中官员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通过分析大家觉得开平大捷起码有七成的可信度,这已经非常高了。

  一来领兵的是陈新甲,朝廷的兵部尚书,估计还做不出谎报军功的事情。二来金州军以往的战绩就非常彪悍,再砍三千鞑子脑袋也不是不可能。

  这场胜利令朝廷的士气都为之一振,到处都是官员们聚在一起讨论开平大捷的事情。

  “你说这陈举人的运气也忒好了点吧,就这样出去转了一圈,就白捡了这么大的功劳。”这是一个典型的酸葡萄官员,还不忘拿陈新甲的举人身份来讽刺。

  “不过是粗鄙武事,有辱斯文,也只有他这样的举人才会自甘堕落、舞枪弄棒,我等不屑为之。”小說中文網

  “就是,这下只怕他的尾巴都要翘上天了吧。”

  “诸位,还是要往好处想,鞑子不走,京师就要一直戒严,再这样下去,只怕饭都吃不上了。”

  “不过是鞑子的偏师,多尔衮还在沧州没走呢,真有本事就把多尔衮也赶走吧,整天提心吊胆的日子都没法过了。”

  “能够打败岳托已经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了,想要打败多尔衮,只怕难啊。”

  “你们说陈举人得了这么大的彩头,朝廷会怎么封赏?转实职?封爵?”

  “哪又如何?他一个举人,能够做到尚书,都不知道是祖上积了多大的德,难不成他还指望凭这些鞑子脑袋入阁?”

  “诸位还请嘴下留德,这兵部就是个大坑,保不住哪天连命都没有了,要不哪里轮得到陈大人上位。不过陈大人能够亲临战阵一线,确实勇气可嘉,实乃我辈楷模,在下只有佩服的份。”

  “不管怎么说打了胜仗总是好事情,要不然皇上和大佬们整天阴着个脸咱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也是,等鞑子走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人头落地。有了这场胜仗,希望皇上的怒火小一些,别烧到咱们头上就好。”

  “还是等核对完人头再说吧,别到时候又是空欢喜一场。”

  ……

  朝中官员对于开平大捷,大佬们欢喜的居多。虽然陈新甲是杨嗣昌夹袋里的人,但是有了这场胜利,阁老们面临的压力会小很多,毕竟谁也不想整天被崇祯阴着个脸对待,所以陈新甲的这个功劳大家都得认。

  为此内阁首辅刘宇亮特意带内阁全体成员向崇祯表示了祝贺,崇祯难得的给了笑脸,让大佬们的心情都跟着好了不少。

  朝廷里的其他官员心态则要复杂得多。虽然大家也都欣喜打败了鞑子,但是对于陈新甲获得这个功劳,大度的人觉得理所当然,但是更多的人则心底里非常嫉妒,特别是陈新甲学历仅仅是个举人,却将众多进士老爷们踩在了脚下,让他们非常没有面子。

  为了尽快落实开元大捷的真实性,兵部核对战功的官员以及监察御史们冒着遭遇鞑子的危险前往开平,可见朝廷对这场胜利的重视和渴望。

  陈新甲除了给朝廷送来了捷报,私下里还单独给杨嗣昌写了封信详细介绍了战斗的经过。

  信中对金州军介绍的非常详细,认为金州军实力异常强悍,用得好是朝廷之福,用不好对朝廷会是巨大的威胁。朝廷应该早做打算,如何安抚、制衡、控制住金州军需要尽早制定完善的策略。

  信中还对金州军的军队建设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将其中的优点、缺点都一一列举了出来,是这些日子以来陈新甲细心观察得出来的结论。

  并且说到,朝廷要想重整雄风,编练新军势在必行。

  看过了金州军的部队,再来看朝廷的军队,真的是不忍直视。原来陈新甲还不觉得,现在看起来感觉明军就像一坨屎一样,除了空耗朝廷的钱粮,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还不如另起炉灶,编练新军。

  杨嗣昌也知道朝廷的军队不堪征伐、徒耗钱粮,但是编练新军兹事体大,很难一蹴而就。

  首先就是钱粮的问题,朝廷早就入不敷出,想要从国库拿钱根本不可能,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皇帝的内库了。

  即使皇帝愿意出钱,那么还有兵员的来源问题、谁负责训练的问题、新军的指挥权归属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京师的兵权大多掌握在勋贵们的手里,但是这么多代下来,这些勋贵们早就腐化堕落了。他们虽然与国同休,但是贪污腐化、挖国家墙角从来都不手软。军队长期缺乏训练、人员缺额巨大、兵员素质奇差、武器装备残破不全,根本没有什么作战的能力,遇到战事只能依靠外军。

  偏偏这样的军队还消耗着国家的巨大钱粮,皇帝还要时常笼络,说出来都是满满的辛酸泪。要是新军交到这帮人手里,等于是换汤不换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