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 贫道道号通天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贫道……通天。”

    警惕的四人,让准备说出原名的林栋,心里发生了一些变化,回答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

    “通天?”

    段正淳愣了一下,似是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小道士居然敢叫这么大的名字。

    要知道的是,在华夏的古代,天地二字代表的可不仅仅是两个字那么简单。

    而大理本就是华夏文化的分支之一,对于这一点自然也是知之甚详。

    “通天道长?”

    “这名字……”

    “怎么有点?”

    不光段正淳愣住了,朱丹臣、古笃诚、傅思归这“樵耕读”三人也呆在了原地。

    “没错,贫道道号通天。”

    林栋微微一笑,面对四个呆滞的人,淡淡地继续道:“想来四位都为贫道这名字而惊讶吧?但其实不必那么惊讶,贫道既然敢自号通天,便有其道理所在。”

    “哦?”

    “段某倒是想问问,通天道长自何处而来?又有何指教?”这一下,段正淳倒是来了兴趣。

    大理皇室确实较为崇佛,但那是因为天龙寺的存在。

    剧情里,就连段延庆在出了事都想找天龙寺的枯荣大师主持公道,便足可见一斑了。

    而天龙寺里除了枯荣大师这么一个段氏宗亲之外,还有段正明的堂兄上明帝。

    仅从这一点来说,那就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和尚庙了。

    除了这一点之外,其实还有一段剧情也可以侧面证明大理的和尚地位。

    在剧情里,段誉被关在地窖里时,段正明想要求救,但天龙寺终归都是段家人,不太方便出面对付段延庆,他自己也不方便,因此只能就前去拈花寺请了黄眉僧。

    如果只是这样,其实什么也证明不了。

    但只要看过作品的人,应该都还记得一点。

    黄眉僧出山,并且愿意抛弃脚趾的原因,便在于段正明说了一句话。

    段正明的那句话是:“明日起,我便颁令废除盐税五年。”

    而黄眉大师的回复,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他说:“贤弟造福万民,老衲感激不尽。”

    再之后,便是黄眉僧为赢段延庆一盘棋而废掉脚趾的剧情了。

    问题来了。

    盐不盐税跟老百姓有半毛钱关系吗?

    其他人也就不说了,此处仅以乞丐皇帝对张士诚的恨意为代表,便可知盐税跟老百姓屁关系都没有了,而且还是害人不浅的东西。

    现代人无法理解,因为在现代一袋盐只要一块钱,还是几十年一点点涨起来的。

    在古代里,一小块盐说大不大,既不能安邦定国,又不能发家致富。

    但说小也绝不算小,它贩卖出去,足以让普通老百姓踏踏实实过个小半年,天天吃饱喝足绝无问题。

    所以盐税压根就不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够资格从中渔利的人,都是当前时代里绝对的权贵。

    拈花寺黄眉僧尚且如此,更就不要说天龙寺了。

    林栋甚至怀疑,表面上的上德帝(段延庆之父)、上明帝(段正明堂兄)、保定帝(段正明)等人,其实不过都是傀儡,真正掌握大权的,很可能是庙里的那些和尚。

    由此,也可以做出两个推测。

    一,天龙寺出了个猛人,实力不下于扫地僧,而此人可不是扫地僧那般不问红尘,他很可能在暗中掌控着大理的政治、经济、军事。

    之所以那些皇帝出家,为的应该就是“既然打不过,那就索性加入,反正剥削的是老百姓”。

    二,段氏家族不想冒尖,偷偷地在几个老祖的带领下掌控着大理,明面上的掌权人就算死绝了,也不影响他们继续掌握权利。

    宗教的能力,有时候是不能用语言来诉说的。

    就像是梁武帝,他可是皇帝,但却生生饿死在了城外。

    这同样也意味着,如果没有人去收拾这些人,哪怕外面的大理政权都忘了,这群段氏子孙依旧可以掌握权利,说不定比表面上还大很多。

    如此一来,也就可以解释清楚为什么段正明一遇到点事情就想出家了。

    那还是出家吗?分明就是去当佛祖的!

    皇帝的权利才哪到哪?佛祖可是想做啥就做啥的。

    当然,具体情况林栋也不知道,他只要知道大理人疯狂信奉宗教就足够了。



    至于段正淳能不能发现冰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biqug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