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63章 岷州城知州大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岷州。大宋朝的边陲重镇。

    魏文帝大统十年,即公元544年,始设岷州。因境内有岷山,故名岷州。

    “安史之乱”后,吐蕃势力渐强,乘机侵入陇右。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吐蕃攻陷岷州,在3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为吐蕃占据。

    赵匡胤继后周位,开疆辟土,成立大宋朝,时刻惦记着这块土地。岷州下辖三县、五寨、三堡、一监(祐川县、大覃县、长道县,临江寨、荔川寨、麻川寨、闾川寨、宕昌寨。遮阳堡、谷藏堡、铁城堡。滔山铸钱监。)

    除铁城堡外,岷州三县、二堡、五寨、一监均为吐蕃所占。宋太祖为提醒自己不忘故土,便把原来的铁城堡改为岷州。因此这铁城堡比之一般县都小,却依然得了一个州的称呼。

    岷州后有吐蕃,左有西夏,大宋官军离这又远,为保护这国土,便在此处实行屯军制。在这里的禁军开山垦田,自己打粮以充军粮,若遇丰年有余粮,也一并存起来,来年再用,无须上缴国家。然而岷州地处西陲,十年九旱,这样的情况极少见。粮食大部分得靠周围州县,或是从京城运过来。

    而吐蕃和西夏因此地有粮,便不管国中缺不缺粮,总是会来打劫一番。是以,一个月里,总有那么几次率军偷袭,幸好,来的人数并不多。差不多每一次都能打退,然而抢不到粮,这些外域人,总也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偷袭。

    官军无奈,只得给他们一点粮食。虽然损失了军粮,却换来了百姓的平安,而且相比于战争的投入,这点军粮完全不值得一提。

    有此政策,边境也过了几年太平生活。然则,这三年,不单单岷州大旱,吐蕃、西夏一样大旱。为求活命,他们一天几次派人来岷州收粮,军粮没了,前任知州只好从百姓里拿粮,如此一来,百姓的生活自然更加艰苦。

    而且,前任知州为了自己的政绩,不但收粮给外域人,而且还把一部分粮食送上京城,目的就是得到上级的一点夸赞。

    秦牧骑在马上,听着袁梦竹的介绍。大宋朝的对外基本政策,他也是知道的。他们似乎很会计划成本,只要一种成本更加节约,他们便会选用,至于名声、气节之类的东西,他们会考虑,却考虑的比较少。现在听到袁梦竹如此介绍,秦牧倒也不觉得奇怪。

    此次随着秦牧下山的,除了袁梦竹,还有钱顺,另外老李头的二丫头也一起来了。这姑娘现在除了可以接受秦牧,其他人一但靠近,便会吱吱乱叫,情绪十分激动。

    秦牧也考虑到老李头去逝,这二丫头在这个世界上没了亲人,一个人在山寨生活孤苦伶仃,十分可怜。当然,可以把二丫头交给山寨的人,可秦牧却不愿意。二丫头之前吃了那么多苦头,现在秦牧不想这小小姑娘再次吃苦。

    现在她只听自己的,或许自己下山可以给她找一户相对较好的人家,这样对她今后的生活,绝对可以带来质的改变。当然,这户人家的选择上,秦牧那也是会万分认真的。

    也不排除另外一个种可能性。那便是,秦牧下山在岷州城,混得有模有样,把这小姑娘收为自己的妹妹,倒也不失一个好的选择。表哥一直扮演照顾自己,关心自己的角色,秦牧也很想去保护、爱护一个人。如此,秦牧便带着这小姑娘下山来了。

    至于钱顺,他说,他在山寨里生活的很累,那里随处都有刘木匠二丫头的影子,空气里还有二丫头的味道。每次触摸到这些东西,他便无法自拔,他想换一个环境,把二丫头放在心里,重新生活。

    说到这个二丫头,钱顺在路上一直跟秦牧讲,希望秦牧可以给现在活着的老李头的二丫头起个名字。因为只要秦牧一叫二丫头,他便会想起刘木匠家的二丫头,他只想让刘木匠家的二丫头成为自己的独家记忆,不想时时想起,便是一阵心痛。

    秦牧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他也觉得天天如此喊,自己也觉得很是别扭。等二丫头的情绪稍微恢复一些,他一定想一个好听一点的名字给她。

    除了他们四个,便还有王二柱,小虎子,一行六人朝着岷州(铁城堡)而去。

    一路上,看到无数的人正在迁徙,看着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无精打采的模样,秦牧便觉得有些难受。自己生活的那个世界,哪里还有因为粮食问题,发生这样子的迁徙?那破败的衣服,手拄的残枝,无不透露出封建社会的本来面目。

    秦牧在心里暗暗发誓,凭着这股子好运气,一定要把握住机遇,不但要让自己、王二柱好过,还有这天下苍生,凭着自己的能力,尽量让他们好过一些。当然,逆天改命的事情,秦牧不会去做,也知道那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一切所为,都得借势行力,顺势而为。

    来到岷州城外,展现在秦牧的面前,真不像一个大大的州县。按理来说,这岷州位置如此关键,大宋官家,在修建设城墙时,多多少少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