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清秋用木工尺,帮赵倧量了双臂长度,得出了最适合他的兵刃长度。
三尺九。
明尺一尺约合后世32厘米。
一般来说,大部分人的剑,都只有三尺,大约长一米。
剑长三尺九,差不多是一百二十五厘米。
如此长度,即便包括剑柄在内,也算是一把长剑。
在赵倧默默计算的时候,祝清秋将火塘上的黄泥挑开,鼓动风箱将火烧旺。
啵啵燃烧的煤炭,将他映照的满面红光:“剑长三尺九,重量随你自己,拿着趁手就行。”
赵倧点点头,脑中想起了两个剑客,或者说两把名剑。
西门吹雪的剑,名为「天下利器」,剑锋三尺七寸,净重七斤十三两。
叶孤城剑号「飞虹」,乃海外寒铁精英所铸,吹毛断发,剑锋三尺三,净重六斤四两。
学剑先铸剑,这种事是从没想过的。
但既然为自己铸剑,肯定要用心一些,起码要有一个好名字。
不过,这暂时不急,先把剑坯锤出来再说。
眼前的这些废铁,其实都是生铁,以打铁铺的条件,完全可以将其融化。
不过如果融化的话,就要做模具,完全是浪费时间。
最简单的方法,就一件件烧红,然后锻打到一起。
一堆菜刀、犁头、门环、炊壶在火塘中变红,随后被锤成铁条。
长短不一的铁条,互相交叠在一起,慢慢被捶成一个整体。
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整整持续了一百多次。
在第九天的下午,赵倧终于将剑坯,锻造成功。
此时的剑坯,完全就是一根铁条。
除了长度以外,没有任何剑的样子,别说开刃,剑柄剑萼都没有。
但这也足够用了。
见徒弟剑坯成型,祝清秋就开始教授剑法。
后院中。
老人袖手而立,腰间系着用了数十年的兵刃。
咳嗽了一会儿,他才说道:“之前为师说过,华山派在近百年前,本来没有所谓的剑宗气宗。
但自蔡、岳二位祖师之后,华山剑法便以奇险成名于江湖。
既然是奇险,自然是要以招式奇妙、精巧为上。
以残剑来练剑,也是告诫弟子,要避免与人兵刃相交。”
赵倧点头称是。
心说只怕是因为蔡、岳二人,拿到残本《葵花宝典》后,发现无法解决“自宫”的难题,这才开始剑走偏锋。
徒弟心中编排华山前辈,祝清秋一无所知。
他严肃说道:“倧儿,你天资绝佳,内功底子也极好,又有过目不忘之能。
为师会的剑法,现在全部传授给你,想不通的地方,你要多多琢磨,每隔一段时间,我会考教你的进度。”
“是。”
见徒弟应下,祝清秋开始介绍华山派剑法。
华山派现存只有五门剑法,分别是:
《基础剑式》
《养吾剑法》
《希夷剑法》
《玉女十九式》
《夺命连环三仙剑》
将每门剑法介绍一遍以后,便开始演练起来。
《基础剑式》是华山派的入门,简单实用,可以说是一切剑法的基础。
许多华山剑法的招式,都能从这套基础剑法中看到。
师傅只是演练了一遍,赵倧就已经记住,并练的有模有样了。
在他看来,即便剑法再精妙,也只是招式复杂一些,本质上和拳法没什么区别。
他学会《豹尾脚》用了一天,还是因为这门武功涉及脊柱大龙,非常重要的缘故。
华山剑式这种基础,根本就用不了什么时间。
事实上,不仅华山剑式没费什么时间,其余四门剑法,也没费他什么功夫。
在师傅毫无保留的教导下,赵倧只用了五天,便将这五门剑法全部学会。
这种速度,祝清秋始料未及。
当他还沉浸在震惊中时,赵倧之后的表现,更是差点吓掉他的老牙。
五门剑法达到驾轻就熟,赵倧只花了一个月。
五门剑法各自融会贯通,也只用了一个月。
他学剑三个月后,祝清秋陡然发现,在和徒弟的切磋中,自己竟然看不到一套完整的华山剑法!
又过了两个月,老头不得不承认——若不用内力,光凭剑法招式,自己切磋时根本无法胜过徒弟。
这个发现,让祝清秋感到欣慰而恐惧。
因为他知道,自己徒弟还在不断成长,不断变强。
随着时间的流逝,赵倧的体力、膂力、内力,会一天比一天强。
精纯的真气!
悠长的体力!
恐怖的膂力!
可怕的悟性!
过目不忘的记忆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